在外部環境嚴峻復雜、國內市場需求仍顯不足的背景下,我國工業持續發展,屢創佳績。
1—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0.9%
國家統計局9月27日發布數據,今年1至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6929.7億元,同比增長0.9%;實現營業收入89.62萬億元,同比增長2.3%,工業企業利潤明顯改善,扭轉了自今年5月份以來企業累計利潤持續下降態勢。
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20.4%
從月度看,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由7月份下降轉為增長20.4%;營業收入增長1.9%,較7月份加快1.0個百分點,工業企業當月利潤改善明顯。裝備制造業“壓艙石”作用明顯。1—8月份,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利潤增長7.2%,其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電氣機械行業利潤增長較快。
創新驅動發展 高技術制造業引領轉型
高技術制造業發展迅速,為工業經濟發展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以湖北為例,今年前8個月,湖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引領增長,增加值增長14.2%,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貢獻率為27.2%。這家冰柜制造企業平均每15秒就有一臺電冰柜走下產線,今年前8個月,企業的產量同比增長了15%,高性能AI視覺檢測技術將產品質量損失降低15%。
武漢海爾電冰柜有限公司總經理 方超:通過融合物聯網大數據、AI等技術,將生產要素與業務流程數字化,生產效率同比提升20%,產品實現向更智能、健康、綠色擴展。
近年來,湖北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迅速,以東風汽車、中國信科、華中科技大學等企業和高校協同創新為帶動,在車規級芯片、輕量化材料、發動機總成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技術突破。不久前,東風汽車公司自主研發的最新一代混動專用發動機熱效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東風奕派科技總經理 汪俊君: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我們才能掌握用戶和市場的主動權,才能真正地讓“中國制造”變為“中國創造”。
今年,湖北計劃新增燈塔工廠、無人工廠、數字孿生工廠超百家,完成1萬家規上工業企業數智化改造。
湖北省經信廳中小企業發展處副處長 陳光亮:加大補貼的力度有利于企業突破關鍵性核心技術,實現核心競爭力提升。
工業和信息化部:深化汽車產業開放合作
發展高技術制造業除了創新,還有合作。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27日表示,我國將進一步深化汽車產業開放合作,支持中外企業在資本、技術、管理、人才等方面開展深層次、高水平的合作。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 熊繼軍:作為多種先進技術集中應用載體的新能源汽車,跨界協同更是其發展的內在需求。我們要堅定全球化發展方向,共同創造公平、非歧視、可預期的市場環境,更加需要我們共同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促進資源要素暢通、高效運行。
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同時表示,我國全面放開了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支持特斯拉、雷克薩斯等外商獨資企業在華落地經營,支持大眾、奔馳、豐田、通用等企業與中資企業深化合作。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接近1000萬輛,占汽車新車總銷量的比例達到21.3%,比去年同期提高約4個百分點。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