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金融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關于組織實施2025年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政策的通知》和《關于組織開展2025年首批次新材料保險補償資金申請和2026年資格審定工作的通知》,啟動年度保險補償政策資格審定和資金申請工作。
兩《通知》明確,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政策支持范圍為《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2024版)》所列產品領域,首批次新材料保險補償政策支持范圍為生產制造《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2024年版)》所列產品領域。資金申請機制采取“先資格審定、后資金申請”的方式。工業和信息化部門進行資格審定,資金申請環節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金融監管總局委托第三方機構組織專家進行復核。對符合條件的投保企業按照不超過實際繳納保費80%給予補助。
兩《通知》要求,企業應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加強業務管控,確保申報材料真實、完整、有效、準確;對存在瞞報漏報重大問題,通過提供虛假材料、虛假理賠等方式騙補騙保的企業,收繳財政資金,3年內不得申報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項目,并按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兩《通知》明確,鼓勵企業與承保公司根據技術成熟度、應用場景復雜度、歷史賠付率等風險特征自主協商確定保險費率和險種。同時,在有效期內科學合理使用保費補助資金額度,合理把握資金使用進度,確保財政資金平穩有序支出,更好發揮財政資金使用效能。
近年來,首臺(套)、首批次保險在破解首臺(套)、首批次進入市場初期的推廣應用瓶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對夯實國家科技自立自強根基、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安全水平、推動實體經濟提質增效具有重要意義。
了解到,首臺(套)、首批次保險補償機制實施以來,支持創新應用項目3600個,為全國各類重大技術裝備和全國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提供了近萬億元的風險保障,切實服務國家制造強國戰略。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朱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