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寧德時代市值盤中一度超越貴州茅臺,站上1.8萬億元新高。
這清晰昭示著一場深刻的結構性變遷。資本的天平,正從昔日“醬香”的氤氳,傾向今日“鋰想”的璀璨,奏響了一曲從傳統驅動邁向創新引領的雄渾變奏。
曾幾何時,貴州茅臺作為A股“股王”,其地位近乎“神話”,這背后是特定發展階段的投影。貴州茅臺的輝煌,深植于傳統交往邏輯與資源型經濟的土壤。“無酒不成席”,賦予了其獨特的社交貨幣屬性;而其在特定時期的業績韌性,亦折射出對傳統消費與投資模式的路徑依賴。
然而,當全球氣候危機敲響警鐘,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浪潮澎湃而至,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新能源、硬科技企業站上風口,絕非偶然。其市值盤中一度超越茅臺,是時代命題轉換的必然結果,是資本用真金白銀為未來投票。寧德時代之崛起,所倚仗者,乃是其對研發的巨額投入、對技術創新的極致追求,以及在動力電池這一全球戰略性新興領域的領軍地位。
資本敏銳地洞察到,國家的競爭力、發展的可持續性,已越來越系于科技“硬實力”的較量。這場超越,是資本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論斷的深刻回應,是對高質量發展時代的精準呼應。
資本的流向,不僅是經濟信號,更是強大的價值觀導向器,深刻塑造著社會資源分配與青年一代的志向選擇。這有助于引導更多的聰明才智投向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激勵更多青年才俊心懷“國之大者”,勇于攀登科技高峰。
當然,我們也應理性看待此番超越。股票市場中,市值波動乃常態。貴州茅臺所代表的優秀傳統產業,其價值依然不可替代。未來的經濟圖景,應是傳統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相互賦能、比翼齊飛的融合畫卷。重要的是,此次市值交鋒所揭示的趨勢——科技創新正無可爭議地成為驅動發展的主引擎。
資本風向之變,如春江水暖,先知時代脈搏。從“醬香”到“鋰想”的躍遷,是一場靜默卻深刻的時代之變。
(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王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