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切實打通反假貨幣工作“最后一公里”,守護群眾財產安全,9月以來,榆林市神木農商銀行聚焦老年人、農村居民、青少年等重點人群及重點區域,創新宣傳形式、拓寬覆蓋范圍,開展了一場全方位、立體化的反假貨幣宣傳月活動,有效提升了社會公眾的識假辨假能力,為營造安全、有序的金融環境注入強勁動力。
線上宣傳廣覆蓋,科普知識 “觸手可及”
活動期間,該行充分發揮線上平臺傳播速度快、覆蓋范圍廣的優勢,在官方微信公眾號開設反假宣傳專欄,同步推廣中國人民銀行微信公眾號推出的“2025反假貨幣宣傳月|維護人民幣信譽”“2025 反假貨幣宣傳月 | 謹防‘道具類’假幣”“2025 反假貨幣宣傳月 | 打擊利用互聯網平臺非法銷售假幣等行為” 等系列專題文章,同時通過微信朋友圈等社交渠道廣泛轉發,讓反假貨幣知識精準觸達廣大客戶,幫助大家輕松掌握識假辨假技巧,從源頭降低財產受損風險。
不僅如此,該行還創新宣傳形式,策劃拍攝“陜北話反假小課堂”短視頻。視頻摒棄傳統說教模式,以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假幣場景為切入點,搭配親切自然的陜北方言演繹,將枯燥的防偽知識融入生動情節中。這種“方言+故事” 的形式既貼近當地群眾生活,又降低了知識理解門檻,讓反假貨幣知識真正“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有效提升了線上宣傳的吸引力與傳播效果。
網點宣傳強氛圍,沉浸式體驗強化意識
營業大廳內,反假宣傳折頁、手冊等材料整齊擺放在顯眼位置,供客戶隨時取閱;電子屏循環播放反假貨幣宣傳片與宣傳標語,生動直觀的內容讓客戶在等候間隙也能學習反假知識;窗口柜員則化身 “反假宣傳員”,在為客戶辦理業務時,主動針對假幣識別、假幣收繳規范等問題進行現場答疑,用專業解答消除客戶疑慮;大堂經理還積極引導排隊客戶參與反假貨幣知識線上答題,以互動形式激發客戶學習興趣,讓反假意識在潛移默化中深入人心,同時鼓勵客戶發現假幣違法犯罪行為時及時舉報,共同維護金融秩序。
線下宣傳精準化,貼心服務走進群眾
為讓反假貨幣知識真正走進基層、惠及重點人群,該行組織員工主動走出網點,深入農村集市、學校、金融 E 站、田間地頭、社區等場所,開展“筑牢貨幣安全網 守好群眾錢袋子”主題宣傳活動。
在農村集市,工作人員面對面向村民講解人民幣防偽特征,結合“一看、二摸、三聽、四測”的實用識別方法,手把手教大家辨別假幣;在學校,針對青少年群體特點,用生動的假幣犯罪經典案例敲響安全警鐘,培養青少年的反假意識與金融安全觀念;在田間地頭、商戶門店、社區,詳細解讀假幣收繳程序與相關法律法規,幫助老年人、商戶規避收假風險。活動中,工作人員還向群眾發放宣傳資料,耐心傾聽大家的疑問,用接地氣的語言傳遞反假貨幣理念,讓群眾深刻認識假幣危害,時刻保持警惕。
持續發力護安全,擔當金融使命
此次反假貨幣宣傳月活動的開展,不僅有效提升了社會公眾的反假能力,更彰顯了該行守護金融安全的責任與擔當。下一步,神木農商銀行將繼續嚴格貫徹反假貨幣工作政策要求,進一步擴大宣傳覆蓋范圍,重點面向老年人、農村居民、務工人員、青少年、殘障人士、少數民族、境外來華人員等群體,探索更多元、更高效的宣傳機制,持續開展人民幣現金服務知識宣傳,引導公眾了解人民幣、愛護人民幣,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和諧穩定的金融環境,為維護國家金融安全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