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線下特訓+50節線上拓展課”“快速上手各類皮膚注射項目,零基礎掌握核心技術”“結業即可獨立接診,月入五六萬元不在話下”。在網上搜索“醫美 學習”等關鍵詞,就會跳出五花八門的醫療美容類培訓機構,其中不少此類機構承諾,只需短短幾天,毫無醫學學習經歷的“小白”也能掌握“輕醫美”技術,甚至可以成為獨立為客戶做醫美項目的“高級輕醫美科技抗衰管理師”。
所謂“輕醫美”,是指非手術類醫療美容,如部分注射、光電、生物技術等,其具有操作手段靈活、創傷小、恢復期短、風險低等特點,但仍屬于醫療行為。根據《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等規定,從事“輕醫美”,美容醫療機構要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執業人員要取得執業醫師資格。然而,網上宣傳的“輕醫美”速成培訓班,聲稱“‘輕醫美’用不到醫師資格證”,培訓三五天就上崗。這是一種虛假宣傳,對消費者是嚴重誤導。
一旦消費者被誤導報名學習“輕醫美”技術,有可能因為缺少執業資格證而無法上崗就業;如果無證執業,將面臨相應的行政處罰;經過簡單培訓就上崗,還可能因操作失誤引發致殘致死等嚴重后果。所以,消費者要認清網上醫美速成培訓班的宣傳、承諾是一派謊言,暗藏著多重風險。而商家舉辦這類培訓班的目的是賣醫美類產品。當然,也有培訓機構直接收取高額培訓費,但教給學員的針劑注射等技術仍存在風險。
此外,網上還有不少短視頻在推銷注射玻尿酸、肉毒素注射等“輕醫美”項目,吸引消費者下單。這類短視頻是通過模特擺拍并修圖而成,即商家通過虛假圖片誘導消費者購買“輕醫美”項目。消費者一旦被誤導,最終效果與宣傳有出入,就容易引發消費糾紛。由此可見,“輕醫美”亂象叢生,亟待整治。
醫美市場之所以出現“輕醫美”亂象,緣于近幾年“輕醫美”用戶規模不斷增長,帶動整個“輕醫美”市場快速擴張,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或將突破3000億元。此外,醫美亂象也與“輕醫美”相關產品的暴利有關。以玻尿酸為例,國內企業生產的玻尿酸產品平均價格為150元/克,但該產品的市場售價卻高達1000元/克至5000元/克。在用戶規模和產品暴利的雙重驅動下,一些商家鋌而走險,圍獵消費者。
“輕醫美”一個“輕”字,往往成為不法商家淡化醫美風險、無視相關法規的借口,也是一些消費者容易上當受害的重要原因。實際上,“輕醫美”并不“輕”,輕則有毀容風險,重則可能危及生命。比如曾暗訪醫美速成班,有培訓師給女孩注射美容針劑時,致女孩突然昏厥。因此,無論是“輕醫美”速成培訓班,還是虛假宣傳、刻意淡化風險以此兜售“輕醫美”項目,都涉嫌違規違法,監管部門應當重點監督,維護好消費者的健康權益。
2023年,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行業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規定,嚴禁對“零基礎”等無行醫資質人員提供醫療美容技術培訓;嚴禁承諾發放所謂的“職業證書”“職業資質”……但今天這類培訓和虛假宣傳依然明目張膽。可見,這不僅需要對發布此類廣告的平臺加強監管,更應該對不法商家嚴厲懲戒,以此整頓行業亂象,也讓消費者對“輕醫美”的認知更清晰。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