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第四屆琶洲算法大賽生態賦能大會在廣州琶洲舉行。大賽聚焦真實產業需求、創新市場化辦賽模式,成為我國人工智能領域的“新名片”、集聚全球智慧的“新窗口”、科技企業涌現的“新平臺”。
人工智能的發展,關鍵在于成果能否“用起來”。琶洲算法大賽從誕生之日起就緊密擁抱產業真實需求,把企業發展難點痛點搬上賽場,把解決方案交給全球智慧。這種“以賽解題”“為用而賽”的模式創新,使得科研成果不再只是停留在論文和模型上,而是直接進入能源、電力、醫療、交通等應用場景,真正把人工智能變成推動生產力提升的工具,對產業發展產生了實際推動力。
不斷解決實際問題的賽事是產業天然的“強磁場”。全球頂尖高校的學子、海外科技公司、國內專精特新企業紛至沓來,他們看中的,是一個能夠讓技術快速驗證、讓項目迅速對接、讓價值高效轉化的生態平臺。琶洲算法大賽評選出的“算法師”獲得職稱評審“直通車”,優勝項目獲得千萬級孵化資源,路演環節吸引眾多投資機構……這一系列令人怦然心動的成果,使得人才、企業、資本等創新要素加速匯聚琶洲,進而推動人工智能生態不斷成熟,將比賽的“瞬間精彩”沉淀為產業發展的“長久動能”。
科技進步是世界性、時代性課題,唯有開放合作才是正道。本屆大賽首設“國際AI賽”,通過透明的評審機制和權威的專家隊伍,確保成果能夠得到公正評價,并獲得轉化落地的機會。正因如此,琶洲算法大賽贏得了國內外科研界、產業界的認可,躋身國際頂級賽事之列,琶洲算法大賽也由此讓世界看到中國人工智能開放合作的實力與誠意。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未來產業的競爭,是整個創新生態的比拼。如何為前沿技術提供最敏銳、最豐富的應用場景,如何構建從源頭創新到企業培育的全鏈條支撐體系,如何更有效地鏈接全球創新資源,是一個共性課題。辦好一個賽,帶活一條鏈,催生一個生態,琶洲算法大賽不僅可激活區域的創新活力,也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論”。就此而言,其意義價值遠超賽事本身。
來源:深圳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