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多家基金公司公告旗下基金經理離任在管產品的消息,包括浙商基金胡羿、創金合信基金胡堯盛、摩根基金雷楊娟。他們當中,有的人偏好債券投資,有的人偏好量化投資,有的人是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
從業績來看,部分醫藥、港股基金年內業績欠佳,而這些行業卻是年內熱門的投資方向。據了解,相關基金經理大概率將離職。從接任的基金經理來看,其投資年限普遍較短,許多人都不足一年。
任職回報率不太理想
9月19日,浙商基金發布公告稱,胡羿因個人原因,于9月19日離任多只產品的基金經理。
據悉,胡羿歷任的基金數量多達20只(份額分開計算)。從業績來看,胡羿管理的多只產品任職回報率為負,如浙商滬深300指數增強(LOF)A、浙商智能行業優選混合A等。另外,部分基金的合計規模處在清盤線邊緣,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浙商中證1000指數增強、浙商全景消費的規模均低于5000萬元。
無獨有偶,創金合信基金胡堯盛也于9月19日離任創金合信醫藥消費股票基金的基金經理,原因為“轉任投資部門其他崗位”。
此次胡堯盛卸任的這只創金合信醫藥消費股票基金,并沒有因今年以來的醫藥股行情而收獲佳績,任職回報率為負,今年以來的業績在同類型產品中排名靠后。
從胡堯盛過往管理的一些港股基金業績來看,任職回報率也不太理想。數據顯示,創金合信港股互聯網3個月A任職回報率為-42.22%,年化回報率為-20.41%,在同類型產品中表現一般。
還有一位“清倉式”卸任的基金經理來自摩根基金——雷楊娟,因個人原因,其于9月18日離任多只產品的基金經理。
Wind(萬得)數據顯示,雷楊娟于2017年7月加入摩根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原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歷任專戶投資二部副總監兼資深投資經理、債券投資部副總監兼資深基金經理。從管理的產品來看,都是債券型基金。
雷楊娟卸任之前,其管理的摩根瑞盛87個月定開債券基金的任職回報率最高,達到22.35%。
部分接任者資歷尚淺
雖然基金經理的“清倉式”卸任在近年來已不是新鮮事,但從接任者的資歷來看,前述多只基金的接任者資歷尚淺,有的基金經理投資年限不足一年,這在過往的情形中并不多見。
從9月19日胡羿卸任的多只基金來看,這些基金接任者中,投資年限最長的是白玉,其他不少接任者投資年限不足一年。
Wind統計顯示,劉雅清目前管理浙商港股通中華預期高股息指數增強,她的投資經理年限只有0.08年;饒祖華現管理浙商滬深300指數增強、浙商中證500指數增強和浙商中證1000指數增強等,他的投資經理年限僅有0.07年。
此外,創金合信醫藥消費基金由劉迪擔任基金經理。Wind統計顯示,他的投資經理年限僅為0.81年。
不難發現,有不少投資新人接替前任經理管理基金,其中涉及主動型權益類基金。據了解,此類基金不同于被動指數型基金,在選股和擇時策略上要求更高,新任基金經理的能力如何,依然需要通過時間來驗證。
今年以來,公募行業轉型已進入深水區,許多基金公司已經增聘了基金經理,其中包括一些知名基金經理所管理的產品,引發市場關注。有分析指出,這一現象本質是基金團隊動態優化的常規操作,而非風險信號。基金經理“以老帶新”、原基金經理的工作“減負”、基金經理之間優勢互補等,都是增聘基金經理的重要因素。
此外,新生代基金經理的從業年限尚短、平均持倉市值規模相對較小,無法判斷在不同市場風格下的業績適應情況,同時,他們有可能押注的是正值風口的行業。這種依靠極高行業集中度取勝的投資策略,不僅對基金經理的行業把握能力有較高要求,而且對其業績可持續性還需要時間觀察。
(稿件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