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9月15日至9月19日,下同),A股市場整體呈現震蕩調整的態勢,然而公募機構的調研熱情絲毫未減。根據公募排排網數據,上周共有124家公募機構對141家上市公司展開調研,涉及23個申萬一級行業,調研總次數達582次。
從市場表現來看,公募機構調研覆蓋的個股上周平均漲幅達1.15%,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的表現。在上述141只個股里,56只實現正收益,其中18只個股漲幅超過10%。例如,宏昌科技以33.96%的漲幅,位居公募機構調研股漲幅榜首,共獲得富國基金、匯添富基金和交銀施羅德基金等5家機構調研。該公司業務涵蓋家電零部件、汽車零部件及人形機器人相關領域。同樣涉及人形機器人業務的富佳股份上周漲幅達17.37%,躋身調研股漲幅榜前十。
談及機器人產業發展前景,長城久鑫混合基金經理余歡表示:“在AI(人工智能)技術驅動下,機器人領域值得重點關注,預計機器人板塊將迎來多項利好,包括政策支持、行業層面創新加快、企業層面技術突破等。”
從調研頻次看,上周共有38家上市公司獲得了公募機構的重點關注,均被調研不少于5次。其中,24家獲調研次數在5次至9次之間,另有14家獲調研次數均不少于10次。機械設備板塊的杰普特上周最受關注,累計獲博時基金、富國基金、華夏基金等公募機構調研43次。此外,上周,汽車和基礎化工行業分別有兩家上市公司進入公募機構調研次數榜前十,分別為雙環傳動、雷迪克、廣東宏大和易普力。
行業層面,機械設備成為上周公募機構調研最集中的行業,共有20家上市公司獲102次調研,不論在覆蓋個股數量還是調研頻次上均居首位。基礎化工、電力設備和汽車行業緊隨其后,上周獲公募機構調研次數均不少于50次,覆蓋上市公司均不少于10家。不過,以往備受關注的電子行業上周熱度明顯下降,僅有12家上市公司累計獲公募機構37次調研,調研個股數量和頻次較以往明顯減少。
在參與調研的公募機構方面,上周有54家機構展現出極高的調研熱情,每個工作日都安排了調研活動。其中,43家機構的調研次數在5次至9次之間,保持著穩定的調研節奏;11家機構調研次數均不少于10次。富國基金憑借24次調研的“成績”,位居公募機構調研次數榜首,成為上周調研最勤奮的機構。從調研方向來看,鋼鐵行業是富國基金重點關注領域,被調研的上市公司數量多達5家。
富國基金9月21日發布的市場觀點顯示,中長期視角下,A股市場的盈利修復基礎有望得到鞏固;在“存款搬家”、外資回流等多重因素共振下,A股市場不改震蕩上行趨勢。
華夏基金、招商基金和國泰基金調研次數分別為16次、14次和13次。其中,華夏基金調研主要集中在鋼鐵和機械設備板塊;招商基金和國泰基金均對電力設備行業上市公司青睞有加。
(稿件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