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9月22日),A股全天震蕩拉升,三大指數均小幅收漲。伴隨著市場在高位縮量震蕩,近期股票ETF市場資金流動方向變化較大。
繼場內資金連續三天借道股票ETF加倉后,本周首日股票ETF市場(含跨境ETF,下同)資金轉為凈贖回,資金凈流出約80億元,其中寬基ETF凈流出居前。
2000ETF漲停,消費電子與芯片ETF大爆發
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22日,全市場1210只股票ETF總規模達4.41萬億元。
當日股票ETF成交額合計2135.32億元,與上一日2377.03億元相比減少10%。其中,1只ETF成交額接近100億元,為香港證券ETF,當日成交98.11億元。
另有6只ETF成交額在50億元以上,分別為恒生科技ETF、港股創新藥ETF、恒生科技指數ETF、中韓半導體ETF、科創50ETF、科創芯片ETF。
從市場表現看,2000ETF尾盤拉升漲停,截至收盤溢價近9%。此外,消費電子、科創芯片相關ETF全線爆發。
消費電子板塊漲幅居前,相關ETF集體上漲。消費電子ETF富國、電子ETF(華寶)、消費電子ETF易方達、消費電子50ETF、電子ETF(天弘)等表現突出,紛紛漲超5%。電子50ETF、消費電子ETF分別上漲4.87%、4.68%。
半導體芯片產業鏈延續強勢,多只芯片概念股大漲,創歷史新高。科創芯片設計ETF大漲5.75%,科創芯片ETF、科創芯片ETF指數、科創芯片ETF博時、科創芯片ETF南方、科創芯片ETF國泰、科創芯片ETF富國等表現突出,漲幅均在4.5%以上。此外,芯片ETF天弘、芯片ETF易方達、芯片ETF基金紛紛漲超4%。
漲幅領先的ETF中,還有多只信創和數字經濟主題產品。例如,信創ETF廣發和數字經濟ETF工銀雙雙上漲5.03%,數字經濟ETF嘉實上漲4.72%。
華夏基金表示,消費電子、機器人、游戲等AI產業鏈細分方向,在政策支持與產業升級背景下,仍然具備中長期成長空間;受益于海外降息+“反內卷”的有色金屬,中長期也具備景氣反轉確定性。
下跌方面,港股紅利板塊昨日跌幅居前,港股通央企紅利ETF、港股紅利低波ETF跌超2%。影視板塊走低,國泰基金、銀華基金旗下相關主題ETF跌超2%。
對于持續回調的紅利低波板塊,在華夏基金看來,短期(數月維度)若市場風格發生短暫切換,生命力旺盛的紅利板塊有望迎來上漲機會,實現相對收益的階段性表現。
中期(1年以上)來看,低利率時代、中長期資金入市、居民存款搬家、政策支持、產業發展等并沒有發生變化,如果經過短期整固、市場繼續走牛,紅利板塊亦有望提供絕對收益,相對收益可能不及高彈性品種。長期(2年以上)而言,目前紅利資產的核心矛盾未變,股息率相較于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依舊有較強的吸引力,高防御屬性依舊存在,依舊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寬基ETF凈流出居前,港股ETF逆勢吸金
伴隨著市場高位縮量震蕩,股票ETF結束連續三日的資金凈流入態勢,再度轉為凈流出。昨日股票ETF市場總份額減少38.55億份,按照成交均價測算,當日凈流出資金約為79.87億元。
從大類型來看,寬基ETF凈流出居前,達71.76億元;但受益于凈值上漲,規模變化方面,寬基ETF規模上升104.45億元。從指數維度看,科創50指數ETF單日凈流出居前,達24.31億元。
股票ETF資金整體凈流出的背景下,港股市場ETF逆市“吸金”,單日凈流入資金22.69億元。
單只產品而言,港股通互聯網ETF凈流入7.54億元,位居單日資金凈流入榜首位。此外,煤炭ETF、機器人ETF易方達凈流入資金分別超4億元和3億元,位列第二和第三。
從5日角度觀測,近期資金流入證券公司指數ETF超86億元,流入港股通互聯網ETF超47億元。
頭部公募旗下產品獲青睞,科創板50ETF實現突破
從數據看,頭部基金公司旗下部分ETF資金凈流入步伐持續。
易方達基金ETF最新規模為7919.4億元,昨日規模增加42.8億元,2025年以來規模增加1912.9億元(凈流入207.6億元,凈值+1705.3億元)。
機器人ETF易方達資金凈流入3.6億元,最新規模突破120億元、創歷史新高;恒生科技ETF易方達資金凈流入2.4億元;港股通互聯網ETF資金凈流入1.1億元;上證50ETF易方達資金凈流入0.5億元;紅利低波動ETF資金凈流入0.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科創板50ETF最新規模超720億元,成為跟蹤科創板50指數規模第一大的產品。
華夏基金ETF方面,上一交易日,基準國債ETF和消費電子ETF資金凈流入居前,分別達10.6億元和2.43億元;最新規模分別達63.98億元和43.37億元,對應跟蹤指數近一月日均成交額分別為65.84億元和5.25億元。上證50ETF和游戲ETF分別凈流入2.34億元和2.21億元,恒生互聯網ETF凈流入1.78億元。
展望后市,易方達基金李樹建認為,當前,A股和港股市場整體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基本面處于逐步回升的過程中,有望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中長期配置價值。綜合上述分析,可以關注以科創板50指數為代表的A股科技核心資產及以科創人工智能指數、恒生港股通創新藥指數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指數的投資價值。
中期來看,易方達基金龐亞平指出,A股整體走勢或將延續上行格局。在“反內卷”與消費貼息等政策助力下,政策力度和市場認知進一步深化。此外,10月重要會議有望進一步明晰政策主線,或將驅動全A盈利回升,滬深300指數、中證A500指數等順周期的核心資產有望受益。
(稿件來源:證券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