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快速理賠的保障,我們養牛更有底氣了。”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六盤山鎮養殖戶黃保強說。近日,涇源金融監管支局牽頭帶領轄內各財險公司深入各村調研了解肉牛保險政策落實及理賠情況。結合相關保險理賠不及時、保險服務不到位等問題,該支局迅速行動、現場辦公,深入農戶家中開展調查與督導工作。
靶向發力,破解理賠“慢梗阻”難題。據了解,目前保險理賠存在部分養殖戶提交理賠申請后,定損流程繁瑣、查勘力量不足、理賠周期長等問題。對此,涇源金融監管支局一方面要求承保機構合理簡化理賠流程,建立理賠綠色通道,對肉牛保險理賠案件優先處理,將定損、核賠等環節由“串聯辦理”改為“并聯推進”;另一方面要求承保機構加大人力和技術投入,主動對接縣防疫部門,提高工作效率盡快完成定損,確保理賠工作快速、準確進行。
數據見證,理賠效率實現“大提速”。涇源金融監管支局以涇源縣六盤山鎮個別農戶炭疽疫情處置為契機,通過召開辦公會、現場督查等方式向轄區4家財險公司下達“整改令”,督導保險公司優化服務,為養殖戶提供從報案到賠付的全流程指導。
暖心守護,筑牢產業發展“防護網”。養殖戶黃保強算了一筆賬:他家11頭肉牛因疫病損失,在縣防疫指揮部文件印發后,在監管部門的督促下,保險公司3天完成定損,10.3萬元理賠款及時到賬,讓他順利補購了10頭優質牛犢。有了保險“兜底”,更加增強了養殖戶持續發展肉牛養殖產業的信心,實現從“不敢養、養不起”到“主動養、養得起、養得好、能致富”轉變。
下一步,涇源金融監管支局表示將聯合農業農村部門開展定損標準培訓,統一疫病、災害損失認定尺度,減少理賠糾紛;嘗試督促保險機構建立“一對一”理賠專員制度,確保理賠政策宣講到位,理賠服務入戶到家;指導機構加大農業保險政策宣傳覆蓋面,確保農業保險真正服務“三農”。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房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