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市場表現震蕩分化。上證指數表現相對較弱,全周累計下跌1.30%,收于3820.09點;深證成指全周上漲1.14%;創業板指表現最為強勁,周漲幅達2.34%。從周走勢來看,前半周市場總體震蕩反彈,隨著美聯儲降息“靴子”落地,資金博弈加劇,周四和周五寬基指數多數回調。
展望后市,券商研報分析認為,美聯儲降息“靴子”落地后部分資金兌現收益,疊加國慶節長假前后的日歷效應,A股短期或延續震蕩,但節后市場風險偏好有望顯著改善。當前市場波動為短期調整,指數仍具備長期上漲動力。
“美聯儲降息”長期利好A股走勢
上周后半周,A股市場出現“顛簸”。對此,機構普遍認為是美聯儲降息落地后,部分資金兌現預期的“博弈”所致。
中泰證券表示,美聯儲9月議息會議宣布降息25個基點,并未超出市場預期。由于“降息預期”已被市場充分交易,因而消息兌現后投資者情緒回落,風險偏好短期有所降溫。
中國銀河證券認為,美聯儲9月議息會議結果與市場預期一致。對A股市場而言,短期看,需關注美聯儲降息預期兌現后的波動。但中長期視角下,美聯儲降息利好A股走勢,人民幣有望走強,市場風險偏好或進一步改善。
中泰證券稱,美聯儲降息對全球資產價格產生了階段性擾動,但中期仍有望提振股市。回顧2019年8月與2024年9月,美聯儲均實施了“預防式降息”。雖然兩次降息落地后市場均出現短期波動,但從中期來看,寬松信號逐步發揮作用,對中美股市均形成積極提振。并且從國內政策來看,市場基本面修復的預期仍在不斷強化。因此,盡管短期市場仍處于震蕩調整階段,但中期趨勢仍未逆轉,指數仍具備上漲動力。
國金證券研究顯示,2019年和2024年的美聯儲降息周期中,A股出口型上市公司(各行業中海外營收占比前30%的公司)相較滬深300指數跑出超額收益。從行業分布來看,這一趨勢并不完全只存在于所謂“利率敏感型”的成長性行業,而是取決于當時行業的具體供需情況。因此,與制造業景氣度復蘇相關的板塊有望受益于本輪“預防式降息”。
長假前后A股日歷效應或較顯著
從影響A股走勢的內部因素看,華西證券認為,A股上行的邏輯并未改變:中國企業開始在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高端制造等領域展現頂尖的產品力;“反內卷”政策推進,盈利改善的預期不斷得到驗證;提振內需持續發力,消費政策向服務消費傾斜;資本市場政策依舊對“穩股市”提供有力支持。
國泰海通證券稱,近期,金融板塊表現受阻,市場情緒短期有所遇冷。但市場調整反而是機會,中國股市不會止步于此。中國上市公司營收和庫存增長已連續兩個季度企穩,宏觀經濟向好的能見度越來越高。
招商證券提示稱,國慶節長假前后,A股市場表現通常呈現日歷效應。節前市場交投相對清淡,部分資金在避險需求下流出,導致市場表現平淡。然而,節后市場風險偏好改善,主要指數往往迎來反彈。從過去十年A股國慶節長假后一周表現看,上證指數、滬深300指數、中證1000指數上漲概率均超60%。此外,長假前后,A股融資盤通常也呈現“節前收斂,節后迸發”的變化規律。
該機構表示,行業層面,長假后五個交易日,A股一級行業上漲概率普遍在50%以上,其中上漲概率靠前的行業集中在計算機、通信、電子等行業;銀行、非銀金融、汽車行業在長假后兩周和長假后一個月上漲概率仍然較高。
立足景氣邏輯與產業趨勢,挖掘主線機會
東吳證券復盤歷史數據后稱,第四季度資金風格通常會迎來切換,前幾個季度上漲的主線繼續領漲的概率較低。市場參與者選擇對前期盈利的板塊進行獲利了結,并在第四季度調倉進入偏防御性的板塊以穩定當年收益率。
東吳證券判斷,市場風格在今年第四季度會迎來一個再平衡的過程:順周期風格進入交易窗口期,前期滯漲的方向補漲;科技風格內部有望迎來高低切換,行情從上游算力硬件的“一枝獨秀”轉向泛AI產業鏈“多點開花”格局。
興業證券表示,近期,部分成長板塊出現高位震蕩,市場圍繞是否應該高低切換的討論明顯增多。興業證券認為,此前市場過于集中的共識需要消化、整固。多個板塊交替輪動,行情才能行穩致遠。在當下由增量資金和景氣優勢驅動的行情中,這一輪動并非簡單基于估值因素去做高位向低位的“切換”,而是應立足景氣邏輯與產業趨勢,挖掘優勢風格及優勢主線下機會的“擴散”。投資者可關注港股互聯網、創新藥、新能源、新消費、“反內卷”概念,以及景氣周期板塊(有色、化工)。
(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汪友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