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分行營業室大堂經理為來店客戶進行常態化金融網絡安全宣講。
2025年9月15日,正值全國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啟動之際,工商銀行云南省怒江分行聯合怒江州委宣傳部、州網信辦、州公安局、州銀監分局、人行怒江分行及多個社區、鄉村,以“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護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推出“案例定制接地氣、鄉音代言增共鳴、金融反詐護錢袋”三大硬核舉措,將網絡安全知識送入峽谷深處、傈僳村寨,打造了一場既有“泥土味”又有“科技感”的全民反詐盛宴。
案例定制接地氣:
靶向宣傳破解“最后一公里”難題
怒江州是全國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也是全國民族族別最多和人口較少民族最多的自治州,境內居住著22個少數民族,包括傈僳族、怒族、獨龍族、普米族、白族、漢族等,具有多民族聚居、山區信息閉塞等特點。怒江分行聯合州公安局梳理近期本地高發電信詐騙案例,定制《怒江版網絡安全警示錄》。通過“一案一策”的形式,將“冒充司法人員詐騙”“民族補助金釣魚鏈接”“山寨電商平臺陷阱”等本土化騙術編成傈僳語、怒族語、獨龍族語、普米族語等網絡安全“四語順口溜”,創作了“怒小信”動漫形象,并創作普法漫畫折頁,在集市、社區、學校、村活動室等場所發放。
針對群眾對網絡詐騙、非法信息傳播等風險認知不足的問題,怒江分行與派出所協作,將抽象法律條款轉化為“身邊案例”。通過州公安機關通報的“網絡賭博陷阱”“虛假投資騙局”等真實事件,配以多語言講解和“風險地圖”標注,直觀展示違法行為后果。例如,民警結合“某學校老師因點擊不明鏈接,銀行卡被盜刷20萬元”等本地案例進行宣講,群眾聽后紛紛主動咨詢防詐技巧。
案例定制“可視化”,風險警示入腦入心。在“金融教育宣傳周暨金融消保‘三江’行”宣傳現場,怒江分行聯合州網信辦開發“網絡安全體檢小程序”,群眾掃碼即可一鍵檢測手機中的高風險App、異常權限授權等問題,并生成個性化防護建議。活動首日,小程序訪問量突破5000次,排查出200余部手機存在安全隱患。
鄉音代言增共鳴:
“民族非遺+網紅主播”雙線發聲
為打破語言和文化隔閡,怒江分行創新組建“鄉音網絡安全宣講隊”,成員包括傈僳族村支書、怒族非遺傳承人、駐村工作隊員及本地抖音網紅“峽谷阿普阿娜話金融”,并塑造了傈僳族人家喜聞樂見的“哥”“姐”兩個角色。他們用民族語言錄制短視頻,以“火塘夜話”“山歌對唱”“網紅直播”等形式,通過手機、新媒體平臺同步傳播宣傳。
瀘水市城墻壩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和諧社區坐落于高黎貢山腳下的怒江畔,是傈僳族聚居村落。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即興創作反詐山歌,將“不輕信陌生來電”“不掃不明二維碼”等知識點融入“五聲部”傈僳族原生態演唱、編進世代傳唱的“哦得得”經典民歌里,在這山清水秀、風景如畫之地,國家網絡安全宣傳與璀璨的非遺民族文化融合,飄蕩在悠悠怒江的文化天空。
連日來,瀾滄江畔非遺傳承人以傳統拉瑪調即興創作,將農耕豐收場景與網絡安全知識巧妙融合。
“啊—咴—咴!瞧見稻尖芒、妹是阿哥心尖尖——江畔收稻千重浪喲,網絡安全記心上!”“啊—咴—咴!稻穗低頭訴思情哎,阿哥可懂妹心事?——光纖連起新糧倉哎,防火防騙防黑手!”
“我的阿小妹!妹唱調子哥搭腔,反詐口訣記心上;彎腰收割黃云卷,未知鏈接莫輕點;妹握鐮刀哥巡網,共護秋收好時光!”
“我的阿哥哥!汗珠滴落稻花香,騙子套路要提防;日落江灘背簍滿,密碼常換如換鐮;一鐮割開千重穗,莫讓黑手偷糧堆!”
“新米煮飯香透墻,安全用網日子甜;稻谷入倉網守牢,豐收同心護家邦!”
歌詞中“網絡鐮刀”割除詐騙、“數據糧倉”嚴把入口等鮮活比喻,引得田間勞作的村民連連喝彩。怒江分行科技信息負責人表示,這種“非遺+網絡安全”的創新宣傳,既傳承了文化根脈,又讓反詐意識隨江水流進千家萬戶。
此外,抖音主播“峽谷阿普阿娜話金融”在怒江體育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啟動會場,向全區域網友展示工商銀行“科技鑄盾安全護航”“保護個人資金安全反詐要點務必牢記”“搭子社交—這些新型騙局要警惕!”等宣傳“干貨”,吸引超10萬人在線瀏覽或互動。州銀監分局負責人評價道:“用民族語言講網絡安全,既保留了‘土味’,又注入了‘潮味’,真正讓群眾聽得懂、記得住。”
金融反詐護錢袋:
銀警聯動構筑“資金防護盾”
怒江分行發揮金融主力軍作用,與州、市公安局、人行怒江分行共建“反詐快速止付綠色通道”,推出三項護“錢袋”服務。
通過AI語音預警系統,對疑似受騙轉賬客戶,智能觸發柜面攔截和民警上門勸阻機制。活動期間成功阻斷3起詐騙交易,挽回損失12萬元。
開展“夕陽紅”專項服務,針對老年群體,在各網點開設“防詐課堂”,模擬“保健品投資騙局”等場景,講解“一鍵呼叫子女確認”等功能。
進行跨境資金流動監測,結合怒江邊境貿易特點,聯合州網信辦開展“數據跨境安全”宣傳,引導邊貿企業合規使用跨境支付工具。
多方聯動,從“單打獨斗”到“全民防線”。怒江分行行長表示:“網絡安全不是一場‘獨角戲’,我們將持續深化‘政銀警民’協同機制,讓金融安全成為怒江高質量發展的基石。”
從傈僳山寨的火塘邊到跨境數據的云端,怒江分行以硬核舉措打通網絡安全普及的“毛細血管”,用“民族智慧+科技手段”守護群眾的“錢袋子”,生動詮釋了“網絡安全靠人民”的深刻內涵。這場活動不僅是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的怒江實踐,更是邊疆民族地區筑牢網絡安全防線的創新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