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帖稱,江西景德鎮市珠山區一酒店在國慶期間一間房價格高達1000元,而9月份同房型價格僅為90元左右,超十倍的價格漲幅讓不少網友直呼離譜。9月18日,珠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通報稱,經核查該酒店存在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的行為,現已立案調查,將依法依規嚴肅查處。
臨近國慶假期,本應是民眾放松身心、享受休閑的好時光,卻屢屢出現“價格刺客”,不僅讓消費者失去消費欲望,更挫傷了景點的消費信心,這再次給各大景區提了醒:節假日絕不能成為物價“狂飆”的理由。
節假日期間,景點物價瘋漲的情況早已屢見不鮮。每年五一、國慶等小長假期間,消費需求集中釋放,酒店漲價、消費刺客等話題也層出不窮。
事實上,節假日適度漲價符合市場規律,法律也賦予經營者在合理范圍內自主定價的權利。假期期間,出游人數集中上漲,住宿剛需也相應增長,但供給相應有限,適度漲價可以平衡供需。同時,這種價格的調整也能激勵商家提升服務質量,在假期這種人群蜂擁而至的時間里,增加人工成本,為顧客帶來更好的旅游體驗。在這種情況下,只要這種價格的漲幅在合理的區間內,并且能充分尊重消費者知情權,相信調價行為完全能夠得到公眾的理解。
但遠超于合理定價范圍,漫天要價,不僅違規違法,其帶來的影響更是不容小覷。價格法要求經營者定價應遵循公平、合法和誠實信用的原則,以生產經營成本和市場供求狀況為基本依據。遠超成本增長以及合理利潤空間的漲價,無疑違背了公平、合法的原則。而漫天要價的行為,一方面加重了消費者的出游負擔,也直接讓部分消費者對旅游出行望而卻步,而另一方面,從長期主義來說,無序漲價會讓顧客產生“被宰”心理,對良好城市形象的展現和體驗口碑的塑造無疑是當頭一擊,終究會拖累當地旅游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面對節假日物價狂飆這個老難題,絕不能放任不管,必須有針對性地進行整治。近期,山西大同、貴州貴陽、江蘇淮安等多地發布關于規范2025年國慶中秋期間價格行為的提醒告誡函,明確要求各經營者要進一步規范市場價格行為,鼓勵消費者對于違法線索投訴舉報,同時市場監管部門將加強節日期間市場價格監督檢查,對違反價格法律法規行為將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予以嚴處。類似舉措,體現了地方管理部門在解決問題的實際舉措,有助于捍衛消費者合法權益,營造公平透明的消費環境,推動地區旅游生態實現健康發展。但也應看到,告誡函發布后,此類現象仍然存在,各地方部門應加大違法成本,提高對商家違法的威懾力,讓無序漲價斷絕在源頭處。
誠為立世之根,信為基業之本。對于商家而言,更應該著眼長遠,節假日期間,消費旺季的窗口期當然要把握好,但更應深刻認識到,一家酒店、一家餐廳,其價值絕不僅僅在于節假日幾天的暴利,為短暫利益透支信譽,無異于殺雞取卵,自毀基業。三亞炒飯老板強調明碼標價被稱為良心商家,淄博燒烤因厚道受追捧,在網絡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誠信才是為商之本,才能受到消費者青睞。因此,在節假日期間,一個提前告知、解釋得當的適度漲價,遠比趁火打劫式的漫天要價更能贏得消費者的理解和尊重。
物價一旦“狂飆”,最終只會導致消費者、商家和地區經濟“三敗俱傷”。唯有杜絕這種現象,才能讓消費者無后顧之憂,敢消費、愿意消費,才能在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場競爭中贏得信任、贏得口碑。這才是營造優質、可持續旅游環境的應有之義。
來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