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部分水利工作站違規增加經營服務性收費事件,這一事件的起因是群眾向有關部門反映農村水表換裝費用不一、差距較大等問題,引起了定西市紀委監委的注意。而看似很小的水表收費問題,卻暴露了基層“微權力”運行過程中存在失范的情況。
越權定價,轉嫁運營成本……部分水利工作站除了收取水表成本費外,還收取各種附加費用,甚至連水表從鎮上運到村里的運費也悄悄加到了農民的賬單里,美其名曰是經營性服務行為的“合理收益”。但這種行為實質上是將公共服務異化為了“經營行為”,是基層“微權力”因缺乏有效監管而被濫用的體現。
要探究基層水利工作站為什么會出現違紀問題應該從以下兩點出發:第一點在于水利工作站本身只是想方設法地“創收”,而沒有將著力點放在如何更好地服務群眾上。于是出現了未走定價程序而先收費、制定的收費標準不一、工作態度隨意等問題;第二點在于存在監管漏洞。一方面區水務局對站點自行定價放任默許,沒有起到統一規范收費標準的作用,另一方面上級監督部門與基層存在一定距離,信息獲取存在滯后性,無法迅速作出反應。
農村水表更換收費不一這一問題,不僅會增加農民的經濟負擔,損害農民的合法權益,更嚴重的是會讓民眾對政府的公信力產生懷疑。除此之外,基層“微權力”運行失范還可能會傳播不良風氣,影響政府治理體系的穩定運行。
群眾利益無小事,基層“微權力”應該被合理運用。在規范基層“微權力”運行的過程中,民眾可以積極參與監督,面對不公正的待遇應樹立維權意識,向有關部門反映,合理合法地維護自身權益;同時,政府應該承擔起整治水利工作站違規收費問題的責任,除了已經施行的編寫服務事項、規范收費標準等措施,還要暢通群眾監督的渠道,讓基層“微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做到公平、公開、公正,實現“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機結合。
水表收費看似事小,實則是關乎民眾生計的大事。基層“微權力”雖然只在基層,但卻是最接近人民群眾的存在,更應該引起重視。唯有規范“微權力”的運行,才能夠贏得人民的滿意,為切實保障民生筑牢堅實根基。
來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