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四川省成都市種植大戶左健憑借一張特殊的保單,無需任何額外抵押,從成都農商銀行順利獲得15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解了擴大生產的燃眉之急。“這就像給我們的預期收入上了一道‘保險’,再用這個‘存款’去銀行換來了‘現金’。”左健說。
左健口中的“存款”,是由錦泰保險創新開發的成都桃收入保險保單。這款收入保險產品以保單增信取代傳統抵押方式的應用,打開了國內“保險+信貸”助農模式的新嘗試。
與傳統只保自然災害的農業保險不同,收入保險保障的是農戶最終的“錢袋子”。它同時覆蓋因自然災害導致的產量損失和因市場波動導致的價格下跌這兩大風險,直接為農戶的預期收入提供保障。
“我們這款桃收入保險,保障水平比傳統自然風險產品提高了7到8倍。”錦泰保險農險部負責人幸科介紹,“不僅能覆蓋全部種植成本,還能保障農戶的合理利潤,真正實現‘豐產也豐收’,讓農戶敢投入、敢生產。”
成都桃收入保險保單更大的創新在于其金融屬性的挖掘。成都農商銀行太平支行負責人吳傳軍表示:“過去農戶貸款,找抵押物是一大難題。現在,錦泰保險這款桃收入保險保單,因其精準科學的測產和公允透明的價格機制,本身就具備了強大的增信功能。我們認可這份保單背后鎖定的穩定未來收入,因此敢于以此為核心依據發放貸款。”
錦泰保險與成都農商銀行通過數據共享和風險共擔機制,將保險的風險兜底功能與銀行的資金優勢緊密結合。銀行看到,一旦發生風險,保險理賠金將優先用于償還貸款,風險可控;農戶則因此獲得了“免抵押、低利率”的快捷貸款服務。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呂雙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