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渭南訊(記者 李文斌)9月16日,渭南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健康渭南建設新聞發布會,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秦智介紹健康渭南建設情況,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靳銘夏主持。
發布會現場 記者李文斌攝
秦智介紹,近年來渭南市衛生健康委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統籌推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大衛生大健康格局基本形成,群眾健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健康保障。
共建共享推進健康渭南建設
健康服務供給持續增加,先后出臺《“健康渭南2030”規劃綱要》等文件,現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3906家、床位36008張,每千人口床位數7.82張、執業(助理)醫師2.83人、注冊護士3.54人,服務可及性大幅提高。健康環境持續改善,推進健康渭南19項行動及8類健康細胞建設,實現國家、省級衛生城市(縣)全覆蓋,建成省市級衛生鎮村724個,3縣列為省級健康縣城試點。健康生活方式廣泛普及,開展“健康達人”評選、“萬步有約”健走大賽,推進健康教育“六進”行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超300場,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27.33%。
深化改革優化衛生健康服務
校市合作模式創新突破,市政府與北京兒童醫院共建兒科專家工作站、國家級小兒五官科診療中心,市中心醫院成為溫州醫科大學附屬一院創面修復協作單位,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國家級優質服務。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縱深推進,在全省率先全面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穩步推進薪酬、編制備案制改革,推廣總會計師、總藥師制度,治理體系和管理能力顯著增強。分級診療體系不斷完善,建立“醫療、醫保、醫藥”協同機制,建成緊密型縣域醫共體16個(覆蓋170個分院),心電“一張網”覆蓋56%鄉鎮衛生院,縣域就診率穩定在90%以上,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
預防為主筑牢公共衛生防線
公共衛生體系加速建設,市縣疾控、監督機構完成重組合并,75家二級及以上醫院配備專職疾控監督員,44家醫院安裝運行傳染病智能監測預警軟件;市疾控中心實驗室投用,市傳染病醫院主體封頂、市公共衛生中心主體建成。重大疾病防控水平穩步提升,完成地方病防治攻堅(大骨節病隨訪治療率超90%),常規疫苗接種率達95%以上,建成國家、省級慢性病防治示范區7個,法定傳染病發病率、病死率居全省低位。衛生應急處置能力顯著增強,構建市縣鎮三級應急體系,修訂預案27個,建立市級專家庫及35支應急隊伍,今年以來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6起、聚集性疫情19起,圓滿完成54起重大活動保障任務。
創新路徑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優質醫療資源加快培育,市中心醫院醫療服務提升項目完成投資2.26億元,105個設備及信息化項目投用;9家縣級醫院(含中醫)納入三級醫院管理,建成國家級重點專科1個、省級36個、市級285個,縣級醫療救治“五大中心”實現全覆蓋?;鶎俞t療服務持續提質,新改建鄉鎮衛生院47所、村衛生室289個,配置升級醫療設備9573臺,縣鎮村標準化醫療機構全覆蓋;通過定向招聘、專項招聘等方式,1483名衛生人才全部下沉基層。中醫藥傳承創新扎實推進,8個縣(區)創成全國基層中醫藥先進單位,建成名中醫工作站11個、傳承工作室8個,開展中醫藥夜市義診540余場(受益12.6萬人次);195家鄉鎮衛生院設中醫館、245家村衛生室設中醫閣,80%村衛生室可提供中醫藥服務。
聚焦重點增強群眾健康獲得感
老年健康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創建老年友善醫療機構223家、省級醫養結合服務中心62個,建成市級安寧療護技術指導中心1個、試點病區9個,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老年醫學科設置率達93.3%。婦幼健康服務內涵持續豐富,成立出生缺陷防治管理中心和質量控制中心,2024年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覆蓋率91.79%、0-6歲兒童健康管理率96.54%,完成6.3萬名婦女“兩癌”篩查;大荔、合陽成為國家兒童孤獨癥篩查干預試點,服務兒童5.3萬人。生育支持與就醫體驗雙優化,全市托育機構180家(托位2.1萬個,千人口托位數4.62個);67家醫療機構納入全省檢查檢驗結果互認(236項),減少重復檢查2.63萬人次、節省費用601萬元;渭南市連續七屆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市”稱號。
秦智表示,下一步將聚焦“看病難、看病貴”,深化醫改、提升服務能力:一是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推進健康渭南行動,強化傳染病防控與應急處置;二是深化“三醫”協同,學習三明醫改經驗,推進校地合作與重點專科建設;三是分類保障重點人群健康,推進老年健康、兒童孤獨癥篩查、“兩癌”篩查等服務;四是科學謀劃“十五五”規劃,推進醫療設備更新與信息互通,夯實健康渭南建設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