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春華秋實,碩果累累。9月8日,記者走進安康市旬陽石門鎮,實地探訪這里開展的“干百件實事,做合格黨員”活動。從田間地頭里黨員助力農作物生長的身影,到社區服務站中黨員為群眾答疑解惑的場景;從線上云端上流動黨員為家鄉搭建的就業平臺,到黨員家中老黨員分享黨性故事的畫面,處處都能看到黨員們為群眾辦實事的忙碌身影,感受到基層治理煥發出的蓬勃活力。
定制“紀實手冊”,四類黨員精準發力踐初心
“我們針對不同黨員群體特點,為全鎮510名黨員量身定制了‘干百件實事?做合格黨員’紀實手冊,明確要求黨員年初承諾為民辦實事不少于2件,年末1020余件辦結結果還要接受群眾滿意度測評。”石門鎮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通過這種精準化舉措,有效激活了黨員服務群眾的內生動力,讓每一名黨員都能在適合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在黨員干部隊伍中,84名黨員干部積極落實“一線兩清三帶”工作法,并融合“五個群眾”行動,主動投身到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一線。他們深入各村各戶,傾聽群眾心聲,了解群眾需求,截至目前,已成功解決人居環境整治、道路硬化等民生問題300余件,群眾滿意度高達98%。“之前村里的路坑坑洼洼,下雨天出門特別不方便,鞋子上全是泥,有時候還會不小心滑倒。黨員干部們了解情況后,很快就組織人員進行硬化,現在出門走在平坦的水泥路上,心里別提多踏實了。”一位村民笑著對記者說,言語間滿是對黨員干部的感激之情。
無職黨員也在活動中找到了發揮作用的“舞臺”。石門鎮12個村(社區)的黨群服務站專門設置了政策宣傳、致富幫帶、矛盾調解等5類崗位,無職黨員根據自身特長和意愿,通過“雙向選擇”的方式認領崗位,實現專崗履職。付家莊村黨員黃武順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認領“致富幫帶”崗后,充分發揮自己豐富的種植經驗,不僅為村民提供種植技術指導,還帶領村民擴大農作物種植規模。在今年旱季,當地面臨嚴重缺水問題,農作物生長受到極大影響,他主動聯系水源,組織村民為農作物澆水保苗,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黨員的責任與擔當,贏得了村民們的廣泛贊譽。
對于流動黨員,石門鎮創新搭建“線上支部+服務臺賬”平臺,打破地域限制,讓他們雖身處異地,仍能為家鄉發展貢獻力量。樓房河村流動黨員呂植平憑借自身在建筑領域的專長,在平臺上搭建就業云平臺,積極對接建筑企業,為家鄉村民尋找就業機會,成功帶動50余名村民就業,這些村民年均收入超過10萬元,真正實現了“云端反哺”家鄉,為家鄉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老弱黨員同樣不甘落后,用自己的方式傳遞著黨員的“薪火”。白廟村73歲、黨齡50年的張永懷,盡管年事已高,身體大不如前,但始終堅持參加組織生活,從未缺席。在村里的矛盾調解工作中,他憑借自己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公正無私的態度,成功化解了多起鄰里糾紛;在鄉村規劃工作中,他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許多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用實際行動展現出老黨員的先鋒本色。
全周期管理監督,筑牢活動實效“防火墻”
“要讓‘干百件實事,做合格黨員’活動真正落地見效,離不開完善的管理監督機制。只有加強管理監督,才能確保活動不走過場、取得實效。”石門鎮黨委書記胡秀斌表示。胡秀斌出生于1974年11月,擁有本科學歷,經濟管理專業背景,自1995年7月參加工作以來,歷經旬陽市委政策研究室12年工作歷練,還先后在石門鎮、銅錢關鎮、趙灣鎮、神河鎮、城關鎮、金寨鎮等多地擔任重要職務,2023年起任石門鎮黨委書記、四級調研員。多年的多崗位鍛煉,讓他具備了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和出色的管理能力,曾多次受到安康市委、旬陽市委的表彰獎勵,這也為他帶領石門鎮開展好各項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胡秀斌的帶領下,石門鎮構建起差異化的黨員管理體系,針對不同類型黨員的特點,制定了相應的管理監督措施。針對黨員干部,將活動開展情況納入年度百分制考核,從辦實事數量、群眾滿意度、工作推進效率、作風建設等4個維度進行量化賦分,考核結果直接與評先評優、職務晉升掛鉤。這一舉措讓黨員干部們有了明確的工作目標和動力,充分激發了他們的干事熱情,形成了比學趕超的良好工作氛圍。
對于無職黨員,實行“一年點評、三年評比”的長效管理模式。通過紀實手冊詳細記錄黨員履職情況,包括開展政策宣傳的次數、幫助群眾解決問題的數量、參與矛盾調解的情況等。年末,結合群眾確認、支部評議等環節,對無職黨員的履職情況進行全面評價,形成“記錄—評價—激勵”的完整閉環,確保無職黨員履職有跡可循、評價有據可依,有效避免了無職黨員“不作為”“亂作為”的情況。
流動黨員的管理則依托網絡黨支部,加強與黨員流入地的聯動協作。通過“線上詢查+線下走訪”的方式,實時掌握流動黨員的思想動態和履職情況。線上定期與流動黨員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工作和生活狀況,傳達黨組織的最新精神和要求;線下組織人員走訪流動黨員家屬,了解他們的實際困難,并及時提供幫助。同時,督促流動黨員按時完成承諾的實事,真正實現“離鄉不離黨”,讓流動黨員始終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懷和溫暖。
多維融合促發展,釋放黨建品牌新效應
“‘干百件實事,做合格黨員’活動不僅是黨員踐行初心使命的載體,更是推動黨建與基層治理、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我們要以活動為契機,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平,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讓群眾的生活越來越美好。”胡秀斌說道。
在產業發展方面,石門鎮依托“三聯機制”(支部聯產業、黨員聯農戶、服務聯群眾),打造了諶家院社區產業園田間黨建示范點。黨員們主動深入產業園,為農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在種植環節,黨員技術骨干為農戶提供種植技術指導,幫助農戶解決種植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在銷售環節,黨員們積極對接市場,為農戶尋找銷售渠道,確保農產品能夠及時銷售出去,賣個好價錢。通過黨員們的努力,有效助力了當地產業鏈的延伸和發展,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加了農戶的收入。
付家莊村在活動中更是率先發力,積極探索產業發展新路徑。村支部書記崔世勇向記者介紹:“我們村帶頭建設‘農旅產業園’,目前已種植中草藥100畝、碧根果100畝、黃桃50畝,還建成了一座百種中藥材示范園和1500平方的農業研學基地。接下來,我們將深度謀劃‘藥旅融合’‘研學賦能’新路徑,讓游客在欣賞田園風光的同時,還能了解中藥材知識,體驗農耕文化,讓產業園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帶動全村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樓房河村支部書記陳正尚激動地介紹:“去年初,胡書記號召全鎮開展‘干百件實事,做合格黨員’活動,我們村的黨員積極響應號召,帶頭開展建設稻田養魚300畝,優質烤煙100畝,種植中藥材200畝,試種紫果獼猴桃30畝,已成功種植碧根果100畝,現已掛果,每到果實成熟的季節,一串串飽滿的碧根果掛滿枝頭,成為西岱頂旅游觀光一條風景線,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光采摘,為村集體和村民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在胡書記號召下,石門鎮開展‘干百件實事,做合格黨員’活動中,我們村黨員帶頭發展烤煙種植150畝,貢米種植500畝,拐棗管護840畝。為了進一步推動村域經濟發展,我們還積極爭取‘甘許大院’開發改造項目,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集休閑、娛樂、住宿為一體的鄉村旅游景點,進一步豐富村里的旅游資源。我們始終堅持做好‘生態漁稻茶香,農旅康養石門’兩條主線,每個黨員每年都要做一兩件為群眾切身利益的實事,切實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王家坪村支部書記張丙安說道。
隨著“干百件實事,做合格黨員”活動的深入開展,黨員的內生動力被充分激發,他們主動擔當作為,積極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轄區內矛盾糾紛數量明顯減少,群眾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群眾的收入不斷增加,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石門鎮以“干百件實事,做合格黨員”活動品牌為抓手,成功將黨建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優勢和產業發展優勢,為基層治理現代化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石門智慧”。
如今的石門鎮,在黨員們的共同努力下,基層治理更加高效有序,產業發展更加興旺發達,群眾生活更加幸福美滿,正朝著基層治理更高效、產業發展更興旺、群眾生活更幸福的目標穩步前行。“干百件實事,做合格黨員”的嘹亮號角,還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持續回響,激勵著更多黨員為石門鎮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陳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