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第十九屆榆林國際煤博會、第三屆西部氫能博覽會召開成果發布會。
據統計,本屆博覽會各類大型礦山機械和智能制造設備的現場采購交易額達11.5億元,煤炭購銷預計銷售金額276.5億元,引資額達301.55億元,數據顯示本屆博覽會引資規模發生了進一步提升。
本屆博覽會展覽面積達9萬平方米,設立高端能化企業、區域協同發展、智能數字、氫能全產業鏈、綠色低碳國際、先進能化裝備6大展區,通過AI智能展示、智能制造、金融服務、產學研融合等創新形式,深度挖掘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的合作潛力。并首次設立金融服務板塊,長安銀行、榆林農商銀行等9家金融機構參展。中國礦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6家高校院所也集中展示了能源化工及新能源領域的應用與技術。韓國館、印尼館等國際展館繼續設立,吸引力持續攀升,共吸引907家企業參展。展商數量與質量實現著雙重突破,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博覽會為聚焦頂尖智力資源,特邀請6名院士出席,圍繞“高碳能源、低碳利用”、氫能源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高質量新型儲能等關鍵主題作專題報告,為榆林能源經濟發展提供前沿、權威的智力支持,為行業未來發展帶來前瞻視角。
與此同時,博覽會上成功發布《碳中和目標下的煤化工新質生產力》《中國及西北地區氫能產業發展趨勢》等智庫成果,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為榆林能源化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與路徑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