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反內卷政策持續深化推進,直接受益的化工板塊穩步上漲。基金公司布局相關產品的步伐也在加快,9月以來多只化工主題基金近期密集申報。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隨著庫存周期本身臨近景氣向上階段,疊加反內卷政策,以化工為代表的中游周期制造行業值得關注。
化工板塊迎來反彈
日前上證指數一度逼近3900點,科技股重回市場“C位”。在市場熱度的另一端,以化工行業板塊為代表的周期股悄然反彈。
從走勢來看,在中證細分產業主題指數中,周期板塊近期表現領先。截至9月12日收盤,細分有色指數近一月漲幅為19.63%,細分機械指數上漲11.93%,細分化工指數緊隨其后,漲幅為11.84%。從近三月來看,該指數的漲幅分別為38.51%、26.42%、23.66%。
工銀瑞信基金表示,此前,化工行業自2023年一季度盈利觸底以來,已在底部震蕩11個季度,行業經歷長時間虧損后產能開始出清。海外龍頭業績普遍嚴重承壓,近兩年不間斷有產能退出,多數子行業小型工廠處于盈虧線附近甚至虧損。
當前供給端新產能投放接近尾聲,資本開支增速自2024年二季度轉負,市場預計今年下半年起行業基本無新增產能。在此背景下,7月以來,“反內卷”政策陸續落地。
明澤資本認為,近期的“反內卷”政策有利于遏制化工行業低水平重復建設,并積極推動行業從同質化價格戰轉向高質量發展。化工行情的推動力已從過去以需求刺激為主,逐漸轉向為以供給側改革為主,政策的催化一般是在PPI已經是底部狀態區間的順勢而為。例如,2025年5月,發改委新聞發布會再談“反內卷”,促進兼并重組、科學論證煤化工、氧化鋁等行業新增產能項目。
“事實上,近期化工板塊的反彈是政策驅動的供給收縮引發的市場反應。”一位公募人士說,“最近化工板塊打了一些‘反內卷’催化預期,有一定上漲。市場預計,后續供給側政策改革的方式、力度和涉及的行業,以及有無自上而下的價格引導機制可重點關注,對化工行業的走向或帶來較大影響。”
化工主題基金布局力度加大
近期,伴隨著反內卷行情的發酵,基金公司也在加大化工主題基金的布局力度。
據Wind統計,行政審批信息明細表顯示,9月份以來有4只化工主題基金上報,主動權益基金和ETF各2只,分別是天弘中證細分化工產業主題ETF、宏利化工產業精選混合、廣發化工產業混合、嘉實中證細分化工產業主題ETF。
而在今年1月至8月,僅有中歐化工產業混合1只化工主題基金申報,該基金已于8月13日成立。
業內人士認為,基金公司布局化工基金的熱情升溫,是基于對其投資前景的看好。工銀瑞信基金表示,需求端隨著9月美聯儲降息預期提升、歐美8月PMI回到枯榮線上,全球經濟有望重回上行周期。尤為重要的是,供給端“反內卷”帶來國內新一輪供給側改革預期,化工行業有望迎來拐點性機會。
事實上,已有資金提前“埋伏”。截至9月13日,掛鉤中證細分化工產業主題指數的4只ETF合計規模已超過228億元。而在2024年年底,這4只ETF的規模僅為24億元,在不到9個月的時間里規模增長了8.5倍。
展望后市,工銀瑞信基金認為,隨著“反內卷”不斷推進,化工行業供需格局有望加速改善,而股價或先于基本面反彈。在投資策略上,化工板塊盡管短期有所上漲,但PB估值仍處于歷史底部區間。股價滯漲于大盤、龍頭競爭力強疊加行業時有事件催化,板塊具備上漲基礎。行情后半段根據子行業基本面兌現程度和估值表現,板塊或有所分化。
國泰海通資管權益投資部(公募)基金經理馮自力表示,反內卷政策將使投資主線逐步收斂。未來隨著景氣改善和邏輯清晰,低位的中游周期制造行業,特別是化工和養殖,更值得關注。
“我看好的行業特征有以下三點:一是產能利用率本已較高,只需信心恢復;二是行業集中度有提升空間,長尾或落后產能有待退出;三是這些行業關乎PPI、CPI等核心數據,也影響消費者信心,國家會比較重視。當前階段多看底部估值、悲觀預期充分反映、未來有估值修復的行業。”馮自力說。
(稿件來源: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