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力誠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車間里,回收的礦泉水瓶、飲料瓶經過破碎、清洗、熔融、造粒,搖身一變成為紡織、包裝行業的優質原料聚酯瓶片。作為黎川縣綠色制造先鋒企業,這家企業每年將廢棄PET塑料瓶轉化為再生資源,將“城市礦山”變廢為寶。然而,在夏季廢舊瓶回收旺季,上游原料價格波動疊加前期設備投入大、傳統抵押物不足,企業流動資金缺口和融資難題成了生產線“停擺”的隱患。
“倉庫里堆著的廢塑料瓶和成品瓶片,看著是寶貝,關鍵時刻卻變不成‘救急錢’。”企業負責人的焦慮,被九江銀行的走訪團隊看在眼里。為回應客戶期盼,九江銀行組建金融為民服務隊,深入企業車間、倉庫實地調研,敏銳發現了企業的“隱形資產”——企業倉庫里的存貨雖為動產,但企業生產工藝成熟、訂單充足,具有可激活的融資潛力。
一場針對“輕固定資產、重流動資產”企業的金融創新就此展開。九江銀行跳出傳統授信“唯不動產”思維,為企業量身定制“雙倉”融資方案:以廢棄PET瓶原材料與聚酯瓶片產成品為共同擔保物,引入第三方專業倉儲監管機構,嚴格核定存貨價值,并充分考慮市場價格波動因素設定合理的抵押率;由專業倉儲監管團隊24小時駐場監管,確保質押物足值安全。同時,開辟綠色審批通道,從貸前調查到3000萬元貸款成功發放,全流程高效銜接,讓“沉睡”的存貨真正變成了“活水”資金。
這筆貸款的注入,給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改變:夏季囤貨資金有了著落,回收渠道的廢棄塑料瓶持續進廠,確保“原料入口”不斷供;生產線得以全負荷運轉,“破碎—造粒”的綠色循環鏈條穩穩轉動;上下游合作伙伴看到企業履約能力提升,訂單合作更趨穩定。“是九江銀行幫我們把‘庫存’變成了‘底氣’,這條變廢為寶的產線才能一直轉下去。”企業負責人的感慨,道出了金融活水對實體的精準滋養。
“服務實體經濟,不能只看抵押物的‘重量’,更要看見產業價值的‘質量’。”九江銀行工作人員表示,力誠新材料的案例,正是銀行深耕產業金融的縮影——通過激活動產價值,讓循環經濟企業的綠色潛力得到釋放。
未來,九江銀行將持續深化產業金融創新,優化動產融資服務體系,以更靈活高效的方案,助力區域制造業升級與綠色低碳循環產業發展,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金融動能。
來源: 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