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上市公司半年報密集披露、市場結構性機會凸顯的背景下,8月私募機構調研頻率明顯提升。據第三方機構獨家獲得的監測數據顯示,當月私募機構合計調研A股公司突破6000次,環比增逾200%。這一調研動態不僅反映出私募機構對后市的積極心態,也揭示了其當前重點關注的方向。
從調研動態來看,醫藥生物行業取代了7月的計算機,成為8月最受私募青睞的調研行業。電子、機械設備、電力設備等科技和高端制造領域也獲得了私募的密集關注。在主線快速輪動的市場環境中,私募正通過“勤跑調研”捕捉新一輪投資機會。
醫藥生物公司調研次數破千
來自第三方機構私募排排網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共有1152家私募參與到A股公司的調研活動中,共計覆蓋27個申萬一級行業中的641家公司,合計調研次數達6053次,環比增243.34%。
私募機構的調研活動在行業分布上呈現高度集中態勢。醫藥生物行業以1095次調研躍居榜首,成為8月最受私募關注的板塊,涉及公司85家。電子行業緊隨其后,調研次數達947次,覆蓋91家公司。計算機、機械設備、電力設備等行業均獲得超400次私募調研,躋身前五大熱門行業。
從公司角度看,醫療器械龍頭邁瑞醫療獲得117次調研,成為8月最受私募機構關注的A股公司。電子行業的水晶光電、飛凱材料、安集科技均獲得私募密集調研,這三只個股8月股價漲幅分別為33.11%、23.41%、17.24%。此外,計算機行業的德賽西威、??低?月獲私募調研的次數均超過50次。
在8月參與調研的私募機構中,部分中小型私募尤為活躍。管理規模在5億元以下的深圳尚誠資產以143次調研位居榜首,青驪投資、明河投資等多家中型私募也進入前十。頭部私募中,高毅資產8月進行了67次調研,在百億級私募機構中最為積極。在其8月調研的A股公司中,不乏中際旭創、新易盛等近期股價大漲的標的。
上海某頭部FOF策略私募負責人透露:“8月很多同行確實‘跑斷了腿’?!彼硎?,其合作的多家私募均顯著增加了調研頻率,覆蓋范圍也從以往的熱門賽道延伸至二線龍頭乃至部分中小市值標的,“除了常規業績說明會,很多機構還組織投研人員赴企業實地走訪,甚至聘請行業專家輔助研判,勤奮程度堪稱近年罕見”。
雙主線浮出水面
從調研方向來看,8月私募機構明顯聚焦“硬科技”“大健康”兩條核心賽道,在調研覆蓋上同時注重高彈性標的和細分行業龍頭。
多家受訪機構表示,人工智能技術迭代、新質生產力政策持續發力,是機構青睞科技板塊的主要邏輯。電子、通信、計算機行業作為“硬科技”代表,獲私募密集覆蓋。其中,新易盛、天孚通信等8月均出現大漲,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高景氣賽道與私募積極調研的“交叉聯動”。
此外,醫藥生物行業調研熱度快速提升則與板塊整體估值合理、創新藥政策和產業基本面預期改善密切相關。盡管部分個股在8月出現股價回調,但仍獲私募密集調研,說明私募更看重其長期基本面而非短期波動。
上海一家老牌主觀多頭策略股票私募的基金經理表示,其8月調研重點集中在創新藥、醫療設備、半導體設備、汽車電子等細分行業?!拔覀儾粌H關注行業景氣度,更看重企業的核心技術壁壘情況和可持續的盈利模式。比如在醫藥板塊,我們的調研對象從創新藥企延伸至上游試劑、檢測服務等領域;在電子行業,則重點覆蓋算力、先進封裝等細分方向。”這位基金經理說。
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表示,8月獲私募密集調研的公司多為具備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的行業龍頭,說明私募在擇股時高度重視安全邊際與確定性。前海鉅陣資本首席投資官龍舫認為,相關調研數據反映出私募機構對政策支持與產業趨勢的雙重認可。
此前,7月私募調研熱度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為計算機、電力設備、醫藥生物;6月份則依次為電子、醫藥生物和機械設備。整體來看,除屬于新能源板塊的電力設備外,其余熱門行業均屬于“硬科技”或“大健康”主線。
辯證看待私募調研線索
私募調研動向往往是其投資的先行指標,因此受到普通投資者的高度關注。排排網財富研究總監劉有華表示,調研數據可作為把脈機構資金動向的參考,尤其反映了機構對某些行業和公司的研究偏好。例如醫藥生物、電子等行業關注度顯著提升,投資者可將其作為重點觀察領域。但他同時認為,獲調研公司不一定立刻迎來股價上漲,也不代表私募必會買入,另外投資者也需警惕部分公司股價已提前反映了市場預期的情況。
龍舫稱,近幾個月一些熱門行業獲頻繁調研,說明私募機構對這些行業的關注度較高,可能存在結構性投資機會。調研活躍的熱門個股和行業,的確顯示私募機構有投資興趣,但不能直接等同于“投資”。這些數據提供了一定參考,普通投資者可進一步結合市場環境、行業及個股估值、自身風險偏好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
前述上海FOF策略私募負責人進一步建議,普通投資者可關注私募調研方向中符合產業趨勢、估值合理、競爭力突出的標的,但仍需結合個股運行節奏、自身交易模式和交易習慣獨立決策,避免盲目追逐熱點。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A股整體高位震蕩的背景下,私募行業整體仍處于積極布局狀態。根據第三方機構監測,截至8月22日(因合規等原因,私募產品凈值及倉位測算數據相對滯后),國內股票私募平均倉位為75.55%,環比前一周上升0.69個百分點,已連續三周加倉。不過,在8月22日當周,百億級股票私募的平均倉位略有下降,為78.11%,仍處于年內較高水平。
(稿件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