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市場賺錢效應突出,但不同行業之間表現分化。創新藥、人工智能(AI)、新消費、機器人等行業的亮眼表現與傳統消費、順周期等行業的平淡走勢形成鮮明對照。市場在共識中前行,在分歧中博弈,對于下半年,基金經理們對創新藥、算力等熱門賽道的研判維持高度共識,但“冷思考”頻出,他們在具體細分方向的布局出現明顯分歧。
創新藥成最具共識賽道
創新藥是上半年表現最亮眼的板塊之一,也是基金經理共識度最高的確定性主線?;鸾浝砥毡檎J為,創新藥行情并非短期炒作,行業已迎來黃金拐點,由于尚未進入商業化階段的價值釋放,行情具備可持續性。
平安核心優勢、東方阿爾法健康產業、諾安精選價值等今年以來的績優產品的基金經理均看好出海、商業化、政策利好對創新藥行業的推動。例如,周思聰管理的平安核心優勢半年報表示,醫藥行業利好政策頻繁出臺,通讀各類政策文件可以發現政策對創新藥的鼓勵支持力度超出預期,在商保、入院、定價方面都給出了實際具體的鼓勵政策。2025年是商保政策“元年”,也是大批創新藥企業收入爆發式增長的起點,這兩個因素都是以往的創新藥投資所不具備的。具體時間節點上,下半年9月至11月是各種重磅醫學大會召開的時間段,而12月是對外授權高峰期,將成為創新藥投資數據催化和事件催化的重要時間窗口。
今年以來回報率超100%的諾安精選價值混合的基金經理唐晨反對將“BD(商務拓展)”作為核心錨點,認為BD僅是產業周期的“中間環節”,商業化兌現才是終章。他表示,這一輪產業周期的持續時間會比較長,因為大量國產創新藥在未來兩年會集中進入商業化階段,同時行業BD出海、關鍵臨床數據會形成向好趨勢。特別是從2027年起,預計有多款重磅國產創新藥在歐美市場上市,周期曲線或許會打破投資者的固有認知。
東方阿爾法醫療健康產業的基金經理孟昱表示,從單一創新藥物的價值兌現來看,可分為三個階段:創新分子臨床價值POC階段、海外市場拓展或授權階段以及藥物上市后的商業化快速爬坡期。而目前本輪創新藥板塊的快速上漲主要基于臨床POC階段的成果和海外授權預期,尚未進入商業化階段的價值釋放。大多數創新藥品種尚未出現明顯的泡沫化跡象。
鵬華基金的基金經理陳金偉更傾向于尋找那些“基本面已走出右側但因市場偏見而定價不充分”的公司。他提示,只有跳出邊際思維,才能意識到一些板塊前幾年的泡沫有多大。其對于醫藥和消費的布局并非簡單的逆向投資,而是處于基本面右側,只是因為一些所謂的市場共識而出現定價不充分的情況,盡量在股價的左側而不是基本面的左側進行買入。
關注“反內卷”政策受益行業
不少基金經理認為“反內卷”政策對市場影響深遠,一致認為這是改善企業業績、重塑傳統行業估值的關鍵,有望打破“囚徒博弈”式的過度競爭,提升龍頭企業盈利中樞和現金流水平。
興證全球基金的基金經理謝治宇認為,重點行業“反內卷”政策的推出有助于提振總體價格水平,進而改善企業業績。但政策效果仍需要需求側的配合,以保證價格傳導機制能夠順利實現??春孟嚓P龍頭企業因為競爭壓力的緩解而先于基本面改善迎來估值修復。
他認為,順周期行業的龍頭公司業績將恢復到中高水平,潛在回報高于當下市場配置的紅利資產,因此需要在交易結構中增加順周期行業的低估值品種,并逐步下調靜態高股息品種的比重。此外,長期來看,需要把消費方向的投資提升到更高水平。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推進以及股市的上行,對傳統制造業低估值個股以及消費股的倉位將慢慢提升。
華泰柏瑞基金的基金經理何琦從政策空間角度出發,認為國內有足夠的政策儲備應對潛在風險,“反內卷”措施可能不會快速加碼,但長期將為市場向上提供支撐。
不過,基金經理對于“反內卷”政策的受益方向出現明顯分歧。睿遠基金的基金經理傅鵬博相對謹慎,他認為“反內卷”政策對光伏和新能源等行業產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后續可能存在的內需壓力和外需放緩背景下,壓降產能利用率、提高商品價格的效果需要觀察。在利好標的方面,他更看好鋼鐵、煤炭和水泥等順周期行業中的龍頭品種。
景順長城基金的基金經理楊銳文聚焦于新能源領域內部的結構性機遇,樂觀認為行業拐點已近在眼前,“反內卷”政策只是助推器,并不會改變趨勢本身,只是加快了出清的速度和提升了相關行業企業長期的業績高度。他表示,應前瞻性布局“劣質產能出清+優質技術溢價”的標的。
廣發基金的基金經理鄭澄然表示,光伏和鋼鐵行業正在逐步走出產能過剩的泥淖。對于光伏行業而言,現在需要等待的是行業需求提升帶來供需拐點的出現。
人工智能是長期確定性投資
人工智能作為驅動全球經濟增長的結構性力量,得到基金經理們的一致看好。但基金經理們在短期技術路徑、商業化節奏與配置方向上,同樣出現明顯分歧。
對于算力基礎設施,一些基金經理認為,硬件是人工智能投資的首選。受益于海外AI基建的光模塊、PCB等細分方向,同時具備高增長和低估值的特點,是當前最確定的投資機會。
對于AI的應用方向,基金經理對部分方向短期持謹慎態度。例如,易方達基金的基金經理武陽認為,未來將出現很多不同領域的AI應用公司,值得深入研究,但在具體投資標的選擇上需要最終落到實處。自動駕駛和機器人是生成式AI在物理世界的兩個映射,將迎來行業的成長拐點,但當前技術路徑變化較快、競爭格局變得不確定。已在二季度降低了相關品種的配置,等待更確定的投資機會。
中歐數字經濟混合的基金經理馮爐丹系統性減配了機器人賽道。馮爐丹認為,短期內機器人智能化水平尚未出現決定性突破,需要等待技術演進臨界點的出現。二季度,其優化了AI應用組合,聚焦落地能力與盈利模式清晰的標的,并對智能駕駛整車企業進行了更為均衡的配置。
(稿件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