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募基金行業,有一群深耕行業超十年的基金經理,他們以穩健的業績和穿越牛熊的投資能力,成為行業不可或缺的“壓艙石”。他們所代表的,不僅是出色的長期業績,更是一種基于長期主義的投研文化與深厚積淀。
他們的這份堅守,依托的是一整套體系化、平臺化的投研生態系統:從自主培養的人才梯隊,到高度協同的投研平臺;從三年甚至五年維度的考核機制,到與持有人利益深度綁定的激勵設計。這些看似平常卻至關重要的制度,都在無聲地回答如何讓投資遠離短視與浮躁,如何讓價值的種子在時間土壤中靜待花開。
這些投資老將與背后的制度共同詮釋了長期主義不僅是一種投資策略,更是一種組織架構能力,一種文化信仰。
公募常青樹:“雙十”基金經理穿越周期
截至2025年7月底,中國公募基金行業在職基金經理已突破4000人,投研團隊近1.1萬人,這兩項數據仍在穩步增長。在這支龐大的投資軍團中,真正能穿越牛熊、持續創造超額收益的“常青樹”,尤為珍貴。他們正以十年為刻度,書寫著屬于公募行業的時間奇跡——從業超10年,年化回報超10%。而他們的存在,正是長期主義在資本市場最生動的注腳。
價值派:堅守“物超所值”。他們堪稱“市場中的考古學家”,擅長挖掘被低估的資產,重視企業的內在價值與安全邊際,偏好在傳統行業、金融地產、公用事業等領域布局,秉持價值投資的理念。鵬華基金伍旋始終堅持“用好價格買好公司”的投資哲學,認為低估值是獲取長期確定性回報、降低投資風險的關鍵。他強調安全邊際,堅信“跌得少比漲得多更重要”,在回撤控制與收益非對稱性之間構建穩健的投資框架。
成長派:聚焦“未來之星”。他們致力于投資高增長、高潛力的行業與企業,他們對景氣變化敏感,重點布局科技、醫藥、新能源、消費升級等板塊。以易方達基金陳皓為代表的多位老將,正是憑借“獨立、前瞻、逆向”的投資思維,在多次市場風格切換中依然表現優異。
均衡派:配置“全能型選手”。他們注重行業分散、回撤控制,不賭賽道、不押風格,追求在不同市場環境下都能實現穩健回報。例如,工銀瑞信基金杜洋堅持均衡風格,其管理的產品在市場波動中展現出了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和收益獲取能力。景順長城基金余廣投資于具備核心競爭力、高凈資產收益率(ROE)、健康的資產負債表、強勁現金流、良好公司治理能力的優質標的。
量化派:模型驅動的“智能投資者”。建信基金葉樂天等量化基金經理,根據對資本市場環境和投資者行為的深入剖析,運用多因子量化模型優配資產,全方位精選個股。他們管理的產品持倉分散、風格穩定,在有效控制跟蹤誤差的同時追求超額收益。
“雙十”基金經理的出現,是基金公司真正將“長期主義”融入投研血脈的縮影。在這些基金公司看來,長期主義意味著不追逐短期風口、不迎合市場噪音,而是通過扎實的研究、堅定的持有和不斷進化的方法論,最終與優秀企業共同成長。正如鵬華基金相關業務負責人所說:“資產管理公司最大的護城河是長期主義。長期主義是這個世界上最昂貴、最有價值的東西。秉持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堅持研究發現價值,堅持深入的基本面研究,堅持獨立的價值判斷,才能為投資者創造長期價值。”
鍛造投研“硬實力”:頭部基金打造穩定團隊
在人才競爭激烈的資管行業,如何打造一支理念相通、傳承有序、能打硬仗的投研隊伍,是每一家志在長遠的基金公司必須回答的命題。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公募基金公司不再依賴于單一明星基金經理,而是通過系統化的人才培養、高度協同的平臺化運作,構建出能夠持續孕育優秀投研人才、穩定輸出投資能力的生態系統,成為投研團隊長期競爭力的核心支柱。
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傾向于自己培養研究和投資方面的人才,而且很重視人才隊伍的分層建設,從新人到資深人員都有清晰的成長路徑。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從一開始就確保大家認同公司的企業文化,也能把公司長期主義理念一代代傳承下去。易方達基金建立了“以老帶新”的傳幫帶機制,幫助研究員扎實、快速地成長。景順長城基金為新晉基金經理安排與成熟基金經理聯合掛名管理,通過分倉管理,在投資過程中不斷溝通協作,從而更好地幫助新人從研究過渡到投資。鵬華基金基于“梯隊式”人才培養機制,逐步形成代際有傳承,老人有成果,新人有創新,兼容并蓄的共生成長系統。工銀瑞信基金和建信基金分別建立了“研究員-行業基金經理-主題基金經理-全市場基金經理”的清晰成長路徑,并配套專項培養計劃和雙周培訓、周度分享機制,為人才晉升提供制度保障。
同時,基金公司在人力、系統等資源方面不斷加強投入,加快平臺化、一體化投研體系建設。工銀瑞信基金持續通過數字化系統賦能投研能力提升,打造了覆蓋全市場的多層次股票池管理體系,并依托一體化投研平臺,實現股票池數據、研究成果和持倉邏輯的實時共享,確保投研知識在團隊內部持續流轉,有效減少對個人基金經理的依賴。易方達基金則持續推進數智化轉型,打造智能投研一體化平臺,兼具投研知識管理、行業數據沉淀、研究報告查詢、投資組合管理、過程風險監控等多項功能,真正將投研能力沉淀為組織資產。景順長城基金重點布局智能研究平臺、ETF投資平臺及固收投資交易平臺,以AI技術賦能提升投研效率與深度,形成“人力+科技”雙輪驅動,為投研長期競爭力夯實基礎。
考核指揮棒指向長期:為價值投資護航
如果說投研團隊是資管行業的核心引擎,那么考核機制就是引導其運行方向的指揮棒。在短期排名與長期價值之間,如何通過制度設計真正踐行長期主義?透過頭部公募機構的實踐可以發現,拉長考核周期、納入非財務指標、建立科學容錯機制,并將薪酬激勵與長期表現深度綁定,已成為行業共識。
建立長期導向的考核機制,首要在于大幅提升中長期業績的權重。工銀瑞信基金明確表示,對投資經理的考核“以3年期以上長周期業績為主,權重不低于80%”。2024年起,公司進一步優化權重分配,5年期業績占比提升到50%,進一步凸顯了5年期業績的重要性,引導基金經理更加關注策略的持續性和穩定性,避免因短期市場波動而頻繁調整投資邏輯,真正踐行長期投資理念。建信基金也在今年落實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要求,將“滾動3年和當年的業績權重調整為80%和20%”,并對養老產品實施5年期考核。
除了傳統業績指標,多家基金公司更加注重持有人的獲得感,開始將投資者實際盈利體驗納入考核體系。通過了解,易方達基金在考核中將凈值增長率、盈利客戶占比等投資業績與投資者服務類指標納入考核,并持續實施長周期考核機制。建信基金也在產品層面增設投資者獲得感加減分指標,進一步推動考核導向從單純追求規模增長轉向真正提升持有人回報上來,更加重視投資者的投資體驗。景順長城基金則在投資人員考核中納入凈值增長率指標,在銷售團隊考核中納入盈利客戶占比指標,新增指標均堅持長期考核,對3年期及5年期設置了更高考核權重。
投資是一場馬拉松,堅持長期主義必須給予基金經理足夠的策略兌現時間。當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與市場不匹配,業績表現落后時,基金公司會給予多大的寬容度?對此,景順長城基金有明確的機制:“公司通常會給予三至五年的觀察與成長期。”具體的做法是通過系統化的定期投資回顧機制,有效區分短期業績落后是堅守正確長期邏輯遇到風格逆向還是能力欠缺或操作失誤導致。如果是前者,公司往往支持和鼓勵基金經理投資風格保持穩定。
除了長期考核制度,基金公司還配套了長效激勵約束機制共同保駕護航。工銀瑞信基金設置了配套的激勵約束機制來落實長期考核。其要求“核心投研人員績效薪酬納入遞延支付計劃,延期支付3年,并與風險暴露等情況掛鉤”。實施績效跟投制度,要求“高管、主要業務部門負責人當年績效獎金的20%用于跟投公司公募基金,基金經理當年績效獎金的30%用于跟投本人管理的基金”,實現與投資者利益的深度綁定。
探索這些基金公司的內部制度可以發現,考核的長期化絕非簡單拉長計算周期,而是一套融合了權重設置、投資者視角、容錯機制和激勵兼容的系統工程。這正是公募基金行業能否真正踐行長期主義的關鍵所在。
堅持長期主義是推動公募基金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踐行金融工作政治性與人民性的根本路徑。在《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的指引下,行業改革正朝著以投資者利益為核心、強化核心投研能力、優化考核激勵機制、提升權益類基金發展質量的方向穩步推進。
(稿件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