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獲悉,近年來,廣西積極發揮區位優勢,聚焦中國—東盟企業和民眾所需所想,以中國—東盟標準化合作論壇為抓手,積極拓展標準化合作交流,實施一批“小而美”標準化合作項目,推動標準共研、共建、共享,助力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為推動標準制度型開放,廣西已連續舉辦3屆中國—東盟標準化合作論壇,加強與東盟國家的標準化合作交流,消除中國—東盟標準化交流合作的堵點,暢通雙方政策溝通、人員交往、工作交流渠道。
在此基礎上,廣西積極參與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協定標準化章節談判,推動實質性完成“標準、技術法規和合格評定程序”文本的談判。同時,廣西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推動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和混合結構分委會等3個ISO技術機構秘書處落戶廣西,牽頭或參與研制國際標準19項。
廣西還與東盟秘書處、東盟標準與質量協商委員會(ACCSQ),以及印度尼西亞、越南、新加坡等8個東盟國家專業機構分別舉行多雙邊會談,強化合作共識。
為推動基礎設施標準共研共享,促進設施聯通,廣西主動服務中老鐵路建設,以中國相關鐵路標準為藍本,與老撾合作,研制老撾首個鐵路國家標準,開創了中國鐵路標準東盟國家共研、共建、共享的先河,為東盟國家鐵路建設提供“標準范本”。
廣西還牽頭研制《海岸工程混凝土結構技術標準》,技術成果在印度尼西亞等7個國家得到推廣應用,有效拓展了當地大型復雜土木工程主體結構體系安全適用范圍,產生了顯著社會和經濟效益。
跨境快遞標準不同,跨境電商商品退貨難、跨境快遞效率低的問題,曾制約中越跨境電商產業發展。對此,廣西推動實施跨境物流服務標準提升項目,結合中越兩國實際情況,編制跨境物流服務標準體系的基本框架,推動中越快遞物流企業共同制定發布《跨境快遞物流入倉管理規范》《跨境快遞物流出倉管理規范》《跨境快遞物流分揀集拼管理規范》等中越雙語跨境快遞物流團體標準,企業運營成本由原來的5元/票降低至3.5元/票。
今年上半年,廣西跨境電商進出口額超25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超140%。其中,廣西對東盟國家跨境電商進出口占跨境電商貿易額近70%。
此外,廣西積極發揮農業種植技術優勢,與東盟國家開展農業適用性研究,聯合中資企業和東盟國家相關機構,在東盟國家推行標準化理念和適用農業種植技術。截至2024年底,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已在柬埔寨、老撾、緬甸、越南等國合作建設香蕉、火龍果、西瓜、百香果等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累計約1066公頃,轉化應用中國標準30余項,培訓當地農業標準化種植和標準化技術人員超過1600人次,示范區作物產量普遍增長15%以上,幫助解決當地農產品種植粗放、品種產量質量不高的問題,增進當地民眾對中國標準化的情感認同。
目前,廣西正在舉辦“2025面向東盟的標準化合作論壇”,論壇以“人工智能標準化創新合作 賦能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為主題,服務構建“北上廣研發+廣西集成+東盟應用”的人工智能跨境產業生態,聚焦東盟國家特色產業,開展重大項目和區域標準研制,持續深化面向東盟的國際標準化交流合作,著力提升標準制度型開放水平。
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張曉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