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3個月,基金收益榜出現了明顯的賽道轉換,表現最好的一條主線是AI算力,取代了之前最被看好的創新藥。
6月以來,AI算力造就了3只“翻倍基”,13只收益超80%的基金。值得一提的是,近3個月基金收益TOP20產品全部重倉AI算力。
事實上,8月以來,大量重倉AI基金已由虧轉盈。
不過,隨著AI主題基金近期漲幅顯著,部分資金選擇獲利了結。來自機構的數據顯示,近一周AI基金的凈流入額合計為-158.56億元,表明整體上AI基金在近期面臨資金流出壓力。
業內人士建議投資者關注AI短期調整的風險,但是認為AI長期趨勢向上。
霸屏績優榜
截至8月22日,6月以來,基金誕生了3只“翻倍基”,13只基金收益超80%,它們共同點是,重倉AI算力。
如果從本輪AI算力概念股4月9日觸底反彈算起,市場上已誕生了19只“翻倍基”(其中18只重倉AI),98只基金收益超80%,大部分都來自AI算力。
8月,A股的AI算力概念股進一步開啟了加速拉升行情。最新的一個交易日8月25日,寒武紀大漲11.40%,總市值近5800億元。僅用了一個多月時間,寒武紀就從7月10日低點520.67元/股上漲至1384.93元/股,股價翻倍,僅8月以來,股價已上漲95.19%。成為繼貴州茅臺后,A股市場中第二只千元股。
此外,工業富聯、新易盛、天孚通信、中際旭創、海光信息、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等一批AI算力概念股自8月以來屢創歷史新高。
在此背景下,大量基金加倉算力板塊。
2025年二季度,30只基金共同重倉33只AI算力概念股,上百只基金共同重倉12只AI算力概念股。其中6只個股被基金持股市值合計均超100億元。
二季度末,重倉持股的基金數最多的AI算力概念股是CPO光模塊的新易盛,共636只基金重倉,持股總市值接近312億元,截至8月25日,該股自4月9日以來大漲492%。
這一階段,布局AI算力概念股的基金也賺翻了。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2日,權益類基金最近3個月的收益最佳排名榜已由創新藥轉向AI,出現了明顯的賽道變換,表現最強的20只基金全部來自AI算力板塊,這些產品最近3個月的業績回報均超70%,最高回報超100%。
數據顯示,截至8月22日,6月以來,收益最高TOP10基金全部重倉AI算力概念股,它們的業績分別為:永贏科技智選A107.97%、中航機遇領航A106.59%、信澳業績驅動A102.95%、易方達瑞享I98.41%、德邦鑫星價值A94.44%、諾德新生活A92.56%、易方達遠見成長A91.90%、易方達先鋒成長A91.87%、財通成長優選A82.83%、財通集成電路產業A82.37%。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前5個月,上述10只基金收益有9只為負。
近3個月表現最好的是任桀管理的永贏科技智選A,截至8月22日,自6月以來收益107.97%,自4月9日以來收益144%,年內收益124%。
“AI基金近期走勢強勁,主要得益于市場風格切換與行業自身發展。7月以來,隨著創新藥行情降溫,AI板塊成為新熱點,帶動相關基金業績大幅提升。”排排網財富公募產品運營曾方芳說。
“AI在近3個月表現突出,AI基金收益超過了創新藥基金,在近3個月業績排名TOP20霸屏,這和AI最近表現突出分不開。”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
“AI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中是主導的地位,所以它股價的彈性也比較大,可能會吸引更多的資金流入,短期的走勢依然強勁。”楊德龍說。
不過,來自格上基金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8月25日,近一周AI基金的凈流入額合計為-158.56億元,表明整體上AI基金在近期面臨資金流出壓力,但細分產品存在分化。
“AI主題基金近期漲幅顯著,部分資金選擇獲利了結。而內部也存在分化,部分細分領域如游戲、軍工等出現資金流出,AI算力、機器人等方向則持續獲得資金流入。”格上基金研究員托合江說。
業績大波動
AI基金的業績波動很大。
2024年及之前,AI以事件驅動為主,例如ChatGPT發布、大模型技術突破。
2025年初至今開始進入商業化驗證階段,關注AI應用和算力需求。
2025年6月后加速崛起,截至8月25日,AI算力板塊基金近3個月回報超70%,寒武紀等基金重倉股二季度以來漲幅超90%。
曾方芳回顧過去時表示,重倉AI的基金經歷了明顯的起伏。2023年上半年AI板塊大漲,相關基金表現突出,但下半年則大幅下跌。2024年,AI基金表現平淡,部分基金經理轉向醫藥等其他板塊。2025年以來,AI基金先抑后揚。年初至6月,中證人工智能指數一路下行,相關基金業績不佳。7月起,隨著創新藥行情降溫,AI板塊成為新熱點。
AI行業的波動大,也導致了AI基金業績起伏很大。
以金梓才為例,他重倉AI算力,業績大開大合。
2024年收益TOP10基金中有5只是他管理。其中,財通景氣甄選一年持有以51.85%的收益率,斬獲2024年年度主動權益基金榜亞軍,而該基金今年一季度收益為-22.63%。事實上,今年一季度,全市場基金業績墊底的6只基金是由金梓才管理,收益在-25%~-22%之間。
但截至8月22日,今年6月以來漲幅最高的21只基金中,有6只是金梓才管理的基金。
比如,他旗下的財通成長優選、財通集成電路產業今年前5個月累計浮虧均超過20%,但截至8月22日,6月以來,財通成長優選、財通集成電路產業均上漲超過82%,年內回報已反彈至29%、44%。
隨著AI算力行情啟動,金梓才用4個月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截至8月22日,今年以來,其旗下7只基金收益均超過25%。
金梓才表示,2025年一季度對持倉板塊做了大幅度調整,基本完全減持了海外算力板塊,同時大幅增配了國內算力部分。但二季度,金梓才做了修正,把一季度減持的海外算力板塊加回來了。
對此,他解釋,“在DeepSeek橫空出世的這四五個月,國內模型經歷了沖高回落,而在海外,我們看到頭部公司大模型用戶數和Tokens正在出現‘幾何級’高速增長,同步帶來ARR(年度經常性收入)的大幅增長,這也意味著海外模型商業模式已經閉環。基于這樣的產業狀態,我們認為還是有必要在持倉中布局海外算力。”
對于AI近期崛起的原因,托合江分析指出,“在于商業化加速,例如OpenAI年化收入突破100億美元,國內快手可靈ARR(年度經常性收入)達1億元人民幣。同時政策與需求共振,國產替代政策與全球算力需求爆發共振。”
其中,算力硬件(例如寒武紀、中際旭創),以及應用端(例如華勝天成)漲勢更好。
總體來看,算力板塊被普遍看好,如GPU和ASIC芯片、光模塊、光芯片等品類,以及AI服務器帶動的PCB、液冷散熱等新興領域。
托合江指出,近期在AI算力需求持續增長、AI應用加速落地以及國產替代與技術突破的共同作用下,AI基金表現亮眼,收益高的同時,波動性也普遍高于市場平均水平。
“對于投資者,需要明確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避免追高,并控制好行業或主題的倉位,保持一個好的心態做投資。”托合江說。
楊德龍表示,“AI長期的趨勢向上,但是短期漲幅過大,有可能面臨著調整的壓力。所以建議投資者,關注AI短期調整的風險,但是長期還是可以繼續關注AI表現。”
(稿件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