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文旅部等3部門印發《關于整治強迫購物促進旅游市場健康發展的通知》,決定開展為期一年的專項整治工作,對旅游市場中存在的強迫購物問題開展全鏈條治理。旅游業是綜合性產業,產業鏈長、經濟社會效益高,是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的重要載體、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促進旅游市場健康發展,營造安全放心舒適的消費環境,有利于推動消費市場繁榮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大旅游市場監管力度,已取得階段性成效。文旅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共出動文化市場綜合執法人員14.2萬余人次,檢查經營單位5萬余家次,辦結案件1600余個,有力打擊了違法違規行為。不少地方嚴查旅行社、旅游購物店的虛假營銷行為,規范導游執業行為。有的地方推廣電子行程單、導游執業碼等數字化監管手段,實現旅游團隊行程可追溯、服務可評價。還有的地方指導景區不斷優化預約管理、退換票制度,打造“30分鐘響應、24小時辦結”投訴處理機制,引導企業推出明碼標價承諾,消費透明度持續提高。
然而,應注意到,暑期旅游高峰的到來仍暴露出諸多問題,影響游客們的消費信心。如強迫購物等頑疾仍然存在,個別商家利用“捆綁消費”侵害消費者權益,安全隱患排查不到位,導游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等。下一步,要加強以鐵腕整治頑疾,凈化旅游市場,讓旅游消費更放心、更舒心,推動行業從價格競爭轉向品質競爭,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持久活力。
強化多部門協同執法水平。健全旅游市場聯合執法機制,聚焦熱門線路、景區及購物集中區域,嚴查強迫購物、價格欺詐等行為,對典型案件公開曝光。與時俱進修訂完善旅游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條款,明確強迫購物、不合理低價游的法律界定及處罰標準。推動旅游合同標準化、透明化,嚴禁“霸王條款”。將明碼標價納入景區評級指標,鼓勵企業誠信經營。
提升智慧監管能力。提升全國文化和旅游監管服務平臺服務功能,整合企業資質、團隊行程、消費評價等數據,實現一網通管。推廣“信用+旅游”模式,將旅游企業信用等級納入銀行信貸等考量,對守信企業給予政策支持,對失信企業實施行業禁入。全面落實《導游服務規范》,建立導游電子檔案,實行星級評價制度,提升旅游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
提升旅游行業服務與安全水平。推動各類景區服務提質升級,完善基礎設施,優化游覽線路,推行無理由退票、錯峰優惠等便民措施。引導旅游企業、導游等根據消費者評價反饋數據,不斷開發旅游線路,優化服務內容,提升服務質量。鼓勵旅游行業協會制定服務規范,開展企業培訓,打造中國旅游品牌。強化危險項目安全監管,要求旅游企業按規定購買責任險、配備應急設備,定期開展安全演練。
暢通投訴維權渠道。鼓勵線上線下旅游企業健全投訴處理機制,建立快速響應機制,實現接訴即辦。借鑒國內外旅游景區先進發展經驗,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推行先行賠付制度和管理機制,明確具體責任部門、先行賠付受理流程、各環節的完成時限。鼓勵景區、平臺等設立專項資金,對查實的侵權行為先行賠償游客損失。建立跨區域糾紛調解機制,打破地方保護壁壘,保障游客異地維權權益。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