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不卡一区_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免费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_99热精品在线

“向早向小向硬科技” 銀行科技金融塑造新生態

2025-07-15 10:50:25 作者:王淑娟

20250715092540456-51-743fc.jpg

匯聚13000余家企業,其中高新技術企業706家,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7406件,國家級研發機構32家……位于上海閔行的“大零號灣”正以蓬勃之勢成為上海科創“新地標”。

科創的繁榮,離不開陽光雨露般的生態滋養,而金融服務是其中的重要一環。目前,“大零號灣”金融港已投入運營,融資服務中心掛牌啟用,26家金融機構集中入駐,包括銀行、投資機構、券商等,共同構建起“投、貸、保、扶”聯動的金融服務生態。

“貼地飛行”看懂看透科技企業

以往銀行傳統的放貸邏輯很簡單,看企業財務報表或者抵押品充足就可以了。而在上海“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眾多初創期的科創企業還在經歷漫長的研發周期,有的還在推動技術的商業化進程。這些“小企業”在發展初期普遍面臨研發投入高、資金短缺等問題,沒有顯而易見的財務報表,更沒有抵押品,銀行如何賦能這類“早小硬”科技企業?

現如今的科技,已經可以讓銀行服務觸手可及,但有很多科技企業尤其是處于孵化期、初創期的企業卻還是面臨“融資難”,信息不對稱、銀行對科技企業“看不透”是“不敢貸”的因素之一。

作為上海銀行大零號灣科技支行負責人,在這片創新澎湃的策源地,如何“投早投小”是陳溢要重點回答的問題。在“大零號灣”園區,陳溢經常要干的活是“掃樓”,一家一家企業去跑。不是科技不夠發達,而是這里的科技金融服務更需要這種面對面形式的“破冰”,同時這種互動也讓銀企之間加深了解。

“現在掃樓不像以前我們做的掃樓,一棟樓從下面到上面一個個進去發名片。我們不但服務企業,給它做信貸服務、結算服務,我們還有非常緊密的聯系和互動,包括和投資機構、券商、律師事務所都會建立比較完善的金融生態圈,去全方位地服務科創企業。”陳溢說。

一家家實地跑企業肯定比在銀行網點里“吹空調”辛苦得多,也更耗精力,但是與科技企業的溝通與信任也比電話和微信更有效更直接。

“對科創企業發展而言,它的金融服務特征和大企業或者傳統的制造業企業是完全不同的。我們希望銀行能和創業企業更緊密地零距離接觸,真正地去理解看懂這些科創企業,然后在這些科創企業成長的過程中,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更好地去定制化服務到科創企業。”上海零號灣創業投資公司總經理張志剛說,在大零號灣,銀行的服務模式和其他地方不能一樣,只有和企業創始團隊“混熟”,才可能真正理解企業創新的潛力和價值。

傳統的風險評估方式對科創企業已基本失效,要服務好這些企業,就必須深入理解它們。上海銀行閔行支行行長張俊指出:“科技金融服務要貼地飛行,大零號灣地處兩所著名高校,人才創新資源非常集聚,怎么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出來,還是需要很多的資源來一起服務的。”

企業在研發產品,銀行也在“研發”企業

氦星光聯是一家研發低空衛星激光通信模塊的初創企業,其產品作為核心部件已經批量用于中國的“星鏈”——千帆星座,通過構建衛星之間,以及衛星與地面之間的無線激光通信網,為未來的6G通信組網打基礎。

公司創始人譚俊說:上海銀行很早就看懂了公司技術創新的價值,及時提供貸款,避免了創始團隊早期融資股權稀釋。“股權的資金使用成本是非常高的,上海銀行應該算是給我們支持力度是最高的銀行,不占我們的股權,我們只要按照規定付貸款利息就可以了,如果當初沒有上海銀行的信用貸款背書,說實話其他銀行也不敢‘重倉’我們,因為大都看不懂我們。”

現在氦星光聯的辦公地已經是第四次搬家了,隨著公司業務的發展,實驗室所需要的空間越來越大。張俊清楚地了解這些信息,他告訴我們,隨著企業后續的商業應用遞進遞增,搬家頻率會很快,這些都是科技企業的發展特征。在“大零號灣”的企業資產都相對輕量化,但從實驗室第一個產品到商業化批量生產,邁過中間那個環節,這個過程也會非常快,像氦星光聯在外省已經有生產基地了。

張俊觀察到,這是中國大環境使然,產業鏈配套很完整,現在的創新創業生態,從學校的成果轉換到最終成形,比原來想象要快,因此銀行的科技金融服務,如果在企業前端的早期不去發現,那就晚了。

上海芯絨科技則是一家專注于高端傳感器研發的企業,2023年6月成立于“大零號灣”,其產品主要應用于航空、半導體、石油開采等領域。

據悉,2024年10月芯絨科技處于A輪融資期間時,首次向上海銀行申請貸款,基于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產品的市場口碑、在手訂單情況等,上海銀行為其發放貸款。在此基礎上,通過銀企互動交流,上海銀行還為企業對接外部風投基金、下游潛在客戶等提供服務。目前,根據該企業的最新訂單進展,上海銀行擬在三季度上旬啟動第二輪貸款投放,進一步加深與企業的合作緊密度。

“向早向小向硬科技”,張俊把這種初創企業“0到1”的早期階段稱為“0到0.5階段”,這個階段的企業迫切需要銀行的科技金融服務。“我們是明白貸款存在一定損失率的,但我們必須先踏進這扇門,踏進去以后,才能和企業感同身受。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在研發產品,我們也在‘研發’企業。但我們是商業銀行也需要風險收益的平衡,所以我們在服務企業的過程里,有進有退,不斷在總結,我們看企業如果在這些過程當中攻堅克難,一個個坎過去了,我們對它的互信程度逐漸加大。”張俊說。

金融與科創的生態協同,不僅為科創企業提供了成長的土壤,也為銀行業自身的轉型發展開辟了新空間。期待在生態協同賦能下,更多科技成果在“大零號灣”實現轉化和產業化應用。

   來源: 新華財經  王淑娟 劉子萌  

責任編輯:樊銳祥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