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當地時間7月8日,中國中鐵匈塞鐵路文化融合之仲夏年會在布達佩斯李斯特音樂學院成功舉辦,本次年會以“高奏絲路樂章 共鑄黃金航道”為主題,由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李斯特音樂學院、羅蘭大學聯合主辦,中國外文局煦方國際傳媒、中國中鐵歐洲區域總部承辦,百余名中匈各界友好人士出席。
嘉賓合影。主辦方供圖
中國駐匈牙利大使龔韜在年會上致辭表示,中匈務實合作碩果累累,為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中國中鐵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開路先鋒”,在高質量推進兩國政府間最重要的合作項目——匈塞鐵路項目建設的同時,始終致力于通過融媒體平臺、企業開放日活動以及與本地高校開展合作等多渠道多維度講述匈塞故事,促進中匈文化互鑒和民心相通。希望更多匈牙利朋友近距離體驗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也希望更多在匈中資企業以及匈牙利高校成為中匈友誼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共同為兩國人民謀福祉和促發展貢獻力量,讓中匈友誼之船在“黃金航道”中行穩致遠。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王士奇表示,匈塞鐵路(匈牙利段)作為共建“一帶一路”在中東歐區域的旗艦項目,不僅承載了中匈合作的歷史使命,更對深化兩國人民友誼具有重大意義,中國中鐵在實現基礎設施“硬聯通”的同時,也高度重視與匈牙利人民之間的“軟聯通”和“心聯通”。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于運全表示,匈塞鐵路不是冰冷的鐵軌,而是充滿溫度的幸福之路,每一根枕木都鐫刻著中匈建設者的汗水與沿線人民的期盼。中國外文局愿繼續以文化為橋,創新傳播形式,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匈牙利建設與交通部部長專員拜賴格薩西·若爾特表示,中國是匈牙利最重要的戰略合作伙伴之一,從基礎設施到高等教育,雙方在各個領域的合作項目都取得了切實的成果。布達佩斯—貝爾格萊德鐵路線的建設是中國和匈牙利合作的典范。這條鐵路不僅為匈牙利和塞爾維亞之間提供了更快捷、更安全、更環保的交通方式,還搭建了一座連接匈塞中人民的友誼橋梁。
來賓觀看現場演出。主辦方供圖
李斯特音樂學院副校長費凱泰·久拉表示,得益于匈塞鐵路的成功建設,昔日李斯特乘馬車數周才能到達的地方,如今幾小時便可抵達。他希望李斯特音樂學院學生為這條鐵路創作的專屬樂章能像紐帶一樣,讓中匈兩國人民感受共鳴。
匈牙利羅蘭大學校長薄慕往表示,中國中鐵與匈牙利學術界的合作成果顯著,如中國中鐵支持的《匈漢詞典》、攜手羅蘭大學共同撰寫的著作《中國中鐵在中東歐的品牌建設研究》等。他強調,中匈合作已從基礎設施建設拓展至教育、文化等多元領域,期待中匈合作關系繼續繁榮發展,孕育出更多優秀成果。
中國中鐵歐洲區域總部、匈塞鐵路項目經理部總經理王學軍作主旨發言并發布《中國中鐵在中東歐的品牌建設研究》報告。他表示,一個卓越的品牌,不僅源于工程之美,更在于它在文化中扎根、在認同中生長的溫度。從“建設者”轉變為“共建者”“融入者”,中國中鐵駐匈全體建設者將把“創造、質量、品牌”核心價值觀融入建設全過程。目前,匈塞鐵路(匈牙利段)實體工程已基本完成,全面進入調試測試驗收的攻堅沖刺階段,未來將向著“高質量按期建成”目標全力邁進。
來賓現場體驗書法。主辦方供圖
活動上,由中國中鐵攜手李斯特音樂學院共同創作的中匈雙語歌曲《同心鑄夢圓》在李斯特音樂學院音樂廳唱響,“中國中鐵—羅蘭大學在華留學生實習項目”正式揭牌,李斯特音樂學院副院長費克特·久洛表示,希望這首歌曲能像紐帶一樣,讓中匈兩國人民感受共鳴。(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