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情緒略有反復。7月9日,上證指數一度重回3500點之上,創下自2024年11月8日以來盤中新高,但午后卻沖高回落。
截至7月9日收盤,上證指數跌0.13%,報3493.05點;深證成指微跌0.06%,報10581.8點;創業板指上漲0.16%。當天,全部A股成交額1.53萬億元,較前一個交易日增加了約528億元。
行業板塊呈現分化,Wind多元金融、教育指數漲幅居前,貴金屬、基本金屬指數跌幅較大。Wind概念板塊方面,Kimi、短劇游戲、雞產業指數領漲,漲幅分別達到2.22%、2.13%、1.71%;稀土、保險、GPU(圖形處理器)指數跌幅較大,均在1.8%左右。
同時,港股主要指數呈現跌勢。南向資金選擇逆勢加倉,全天凈流入約92.56億港元。
專家指出,在當前的政策背景下,市場大幅回調的風險相對較小,但市場進一步的上行需要更多基本面層面的支撐。從配置層面看,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A股資產處于風險收益比較好的階段,可重點關注高ROE(凈資產收益率)類資產。
盤中突破3500點
7月9日,上證指數雖未能站穩3500點,但其在盤中曾沖上3512.67點,創下近8個月內盤中新高。
對于7月9日滬指沖高回落的原因,廣發證券財富管理部高級投資顧問黎衍軍分析,一方面,3500點作為重要壓力位,當天上午突破后引發部分資金獲利了結,技術面上,60分鐘MACD頂背離信號未解除,且量能未能持續放大,導致上攻動能不足。
另一方面,部分高位板塊近期漲幅過大,資金選擇套現轉向低位板塊,權重股拋壓集中釋放,拖累指數。
7月以來,A股三大指數整體呈現向上走趨勢。據Wind統計,7月1日—7月9日,上證指數、創業板指、深證成指分別上漲了1.41%、1.47%、1.11%。
其中,7月8日,上證指數收報3497.48點,已刷新近三年收盤價的最高紀錄。
對于大盤指數的上漲,民生加銀基金量化投資部總監何江分析表示,一方面是因為市場情緒的逐步修復。另外,資本市場政策環境的變化也推動市場信心的提升。一系列制度措施正在推動構建“長錢長投”的制度環境,市場對于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充滿期待。
另一方面原因是,A股市場在全球股票市場的橫向比較中具有估值優勢,在與不同類別的資產比較中也具有相對估值優勢。
從行業板塊看,近期,市場熱點快速輪動。
7月以來,鋼鐵、建材、電力和新能源等行業表現相對強勢;高股息紅利方向亦受到資金青睞。
Wind數據顯示,7月1日—7月9日,申萬建筑材料、綜合、鋼鐵、銀行、傳媒指數分別上漲了6.65%、6.18%、5.55%、4.67%、3.75%,為同期漲幅排名前五的申萬一級行業指數。
耐心布局
大盤指數小幅波動之際,資金進場跡象有所顯現。
例如,部分資金加速流入行業主題ETF。據Wind統計,7月1日—7月8日,富國軍工龍頭ETF、華夏科創50ETF、嘉實科創芯片ETF、華泰柏瑞光伏ETF的區間凈流入額均超過10億元;國泰證券ETF、華寶金融科技ETF的區間凈流入額也超過8億元(不到9億元)。
此外,杠桿資金做多情緒顯現:6月9日至7月8日,A股融資余額持續超過1.8萬億元。
另據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截至2025年6月30日,6月共有1100只私募證券產品完成備案,創下年內單月次新高,較上月增長26.44%。整個上半年,多達5461只私募證券產品完成備案,較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長53.61%,較去年下半年增長100.48%。
從市場成交情況看,6月25日,全部A股成交額達到1.64萬億元,為6月以來新高。此后,市場成交額有所下滑,7月7日,全部A股成交額下降至1.23萬億元。不過,7月8日、7月9日,市場成交額逐步放量,分別突破了1.4萬億元、1.5萬億元。
不過,接下來,決定A股能否繼續上行的因素相對復雜。
何江認為,在當前的政策背景下,市場大幅回調的風險相對較小,但市場進一步的上行需要更多基本面層面的支撐。后續需要更加關注基本面層面上的改善節奏。
融智投資基金經理夏風光亦持有類似的觀點。他談道,寬裕的流動性支持是前期行情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是低風險偏好的資金,也通過固收+,保險資金,間接部分的配置到了股市中,特別是銀行等高股息品種上。高風險資金更多的是參與到了小微盤股。
“隨著行情的深入,一旦趨勢更為明確,或將有更多的居民個人資金直接投資股市,或通過基金等形式間接投入。A股的生態治理環境、制度性建設不斷增強,特別是鼓勵上市公司加大分紅和回購力度,令A股逐漸成為一個資本回報市場,但是行情要持續性的深入必然離不開上市公司盈利增速的全面回暖,同時也能夠帶來分紅進一步提升的預期。政策向PPI和ROE的傳導是否順暢,這也將是七八月份乃至下半年的一個主要看點?!毕娘L光分析。
此外,桓睿天澤總經理莫小城認為,上證指數盤中重返3500點,是市場對中國經濟修復和優質資產價值的確認?,F在A股仍處于底部區域,正是需要耐心布局的好時候。
從配置層面看,夏風光指出,當前市場的風險溢價還不高,市場謹慎心態還比較多,同時從頂層設計、外部環境、政策儲備、人民幣匯率、消費等多個角度來看,宏觀經濟企穩和上市公司盈利恢復增長確定性較高。因此,可以高倉位配置A股資產,這是風險收益比很好的階段,配置方向應以高ROE類資產為主。
莫小城透露,其重點關注醫藥和消費兩個方向。在醫藥領域,中國未來可能孕育出全球最大的醫藥公司,這背后是龐大的人口基數和老齡化結構所帶來的確定性需求,需要時間與耐心去發掘。而消費板塊,歷來是長期牛股的集中地,目前很多標的還很便宜,未來仍將不斷誕生穿越周期的偉大公司。
“此刻,市場尚未進入真正爆發的階段,現在更像是大機會來臨前的小演練。我們堅持積極研究、耐心布局,堅定買入偉大公司,拒絕短期博弈與炒作,靜待長期價值的兌現?!蹦〕潜硎?。
此外,對于未來的布局,何江更加看好具有長期產業趨勢的方向,包括泛人工智能領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