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間偌大的廠房中,一排排改裝后的救護車映入眼簾,這里是陜西飛宇科技商貿有限公司的總裝車間。
很難想象,五年前這家企業面臨了資金鏈斷裂的問題。
“當時救護車車輛改裝市場需求暴增,但流動資金無法滿足訂單的生產交付,跑了不少家銀行,但是由于缺乏足額抵押物,貸款審批金額大都不到100萬。”陜西飛宇科技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劉鑫回憶貸款經歷時說,“后來多虧北京銀行雪中送炭,幫助公司走上發展快車道。”
以創新培育“金種子”
北京銀行西安分行在金融服務實踐中加速創新,通過線上化信用貸款“科創e貸”,重點支持核心自主知識產權,挖掘具有新質生產發展潛質的初創期“金種子”企業。
陜西飛宇科技商貿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級高新技術小微企業,主營特種車輛的研發制造,填補了陜西特種車生產改裝的市場空白。
“特種車行業必須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走專業化發展的道路,靠技術進步來推動行業發展。”陜西飛宇科技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劉鑫說。
追溯歷史,2019年,劉鑫在西安創辦了一家車輛生產公司,希望通過不斷加強科技研發能力,推動特種車輛技術創新應用與發展,滿足多領域、多場景對特種車輛的需求和應用。然而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特別是2020年,企業遇到了資金困難。
“北京銀行西安分行在得知情況后,快速響應對接,經過調研考察后,了解到企業對本地制造業技術轉型促進頗具潛力,為了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迅速為其發放了500萬元貸款,其中300萬元為純信用貸款。”劉鑫激動地說,通過北京銀行針對初創期科創企業設計的專屬產品“科創e貸”,利用數字系統線上預審模型高效測額、快速放款,成功化解企業資金困境。
目前,在北京銀行西安分行全生命周期的成長陪伴下,陜西飛宇科技商貿有限公司已經成長為西北地區有影響力的綜合性較強的特種車輛改裝公司,擁有15項自主知識產權及專利技術。
在車間的另一側,為應對公共安全需求的日益增長和社會治安形勢的不斷復雜化,該企業還研發了50輛新型無動力移動智慧警務艙。
據介紹,該設備集高新科技與人性化服務于一體,目前已順利完成生產,并于近期分別投入到西安市內50處關鍵地方。企業生產場地也隨之擴大至2萬平方米,預計2025年末營業收入可達8000萬元。
以創新助力科技金融開新局
飛宇科技的故事,正是北京銀行西安分行助力科技金融的縮影。事實上,北京銀行西安分行一直縱深推進支持產業技術發展,與政企合作構建開放共贏共同體,為科創和小微企業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綜合金融服務。
具體來看,在創新機制方面,北京銀行西安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分行構建了專業化服務體系,將科技金融作為一級核心考核指標,設立科技金融特色支行、專精特新專營團隊,培養科技金融專職審查隊伍,打造服務科技企業專注、專業、專家、專營的“四專”隊伍。
據統計,該分行累計為西安市60%、陜西省36%的“專精特新”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助推了省內多家科技型和“專精特新”企業成長為行業的“領航者”和“小巨人”。
在創新產品上,北京銀行西安分行形成了特色化科創產品矩陣。強化數字金融,突出科技賦能,以“科創e貸”“領航AI貸”“聯創e貸”“科技并購貸”等產品為抓手,分層分類構建“線上+線下”、覆蓋科技企業不同成長階段的產品矩陣。為企業及企業主、員工及其家庭提供包括人才金融、兒童金融、養老金融等“人家企”一體化服務模式和定制化產品組合。
北京銀行西安分行表示,分行一直堅守“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市民百姓”的市場定位,落實“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積極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以服務普惠、科技型企業為發力點,加強銀政、銀擔、銀園、銀會等機構協同合作,著力提升民營企業信貸服務效率和資源傾斜。
據介紹,在創新生態方面,該行還搭建了銀企共贏生態圈。通過與政府主管部門加深合作,建設企業及客戶間市場、生態伙伴平臺,構建銀企共贏生態體系。與投資機構、重點園區、協會等機構伙伴深度合作,共同開展產品創新、推動產融結合,提供政策解讀、資源對接、上市輔導、股權融資等一站式服務。
以創新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隨著北京銀行西安分行管理資產突破1200億元,其培育的“金種子”正在三秦大地破土成林。在分行戰略規劃中,注意到更宏大的布局:圍繞西安“雙中心”建設目標,引金融“活水”灌溉科技企業,以創新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北京銀行西安分行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近150億元,年增速14%;科技金融貸款戶數超千戶,年增速近30%。
對于未來,北京銀行西安分行表示,將堅守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市民百姓定位,聚焦聚力打好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擴大有效投資、提振消費、外貿拓展、重點產業鏈群建設、穩就業促增收、問題整改、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八場硬仗”任務部署。
另一方面,要堅持特色化發展戰略,圍繞重點供應鏈、雙創園區、產業鏈集群,持續加大特色金融信貸支持與綜合金融服務。對于高新科技企業,北京銀行根據企業成長周期不同階段特點開發出“全方位、立體化、全周期”的產品體系。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