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梁衛軍) 今年以來,延安市宜川縣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深化“三個年”活動,聚力打好“八場硬仗”,主動融入新時代加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延安“一六四”工作布局和市委“12345”年度工作安排,全面落實市委“10+2+1”工作方案,統籌強縣和富民、發展和安全,凝心聚力、真抓實干,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社會發展向新向好,預計全縣上半年生產總值增長5.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5%、7%,可實現時間任務“雙過半”。
產業集群持續壯大,發展基礎更加堅實。文旅融合深度拓展。出臺了《宜川縣促進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真金白銀助推文化旅游全產業、全鏈條發展;禹王宮文化展示等一批5A級景區擴容提升項目完成建設,景區品質顯著提升;旅游資源普查成果豐碩,新發現優質資源70余處;系列文旅宣傳活動成功舉辦,來宜游客穩定增長,文旅產業呈現活力涌動、蓬勃向上的良好發展態勢。新型工業穩步壯大。全力支持天然氣、LNG企業放量生產、以量補價,新鉆天然氣井47口,生產天然氣6.3億方、LNG31.5萬噸、發電量0.58億千瓦時,分別增長15.8%、9.3%、18.5%,新增天然氣產能2億方,入庫規上工業企業4戶。華電250兆瓦光伏項目全容量并網發電,年可發電3.8億千瓦時,新能源開發邁上新臺階。首宗標準地成功出讓,天然氣綜合開發利用項目加快推進,工業園區總產值13.2億元、增長33%?,F代農業加快發展。完成糧食種植8.14萬畝,超額1.78萬畝。完成蘋果新優品種改良2.1萬畝,推廣以株代畝0.91萬畝、達到2.52萬畝,搭建防雹網7000畝、主要冰雹帶覆蓋率達到95.6%,建成苗木繁育基地200畝,發展社會化服務企業2家。上架食用菌577萬棒、產量2596噸、產值2856萬元,分別增長42.82%、119%、120%?;ń穲@實施老園改造、固土保水保肥措施1300畝,連翹新增種植面積4000畝。預計上半年一產增加值增長3.9%。
項目建設加速推進,發展動能更加強勁。堅持以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組織經濟工作,結合“十五五”規劃編制,緊扣全縣特色產業集群和13條產業鏈,謀劃儲備市級重點項目68個、總投資207.7億元,儲備項目數量和總投資分別是開工項目的6.18倍、5.4倍。年初安排的11個市級重點項目開復工10個,開復工率90.9%。全面開展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叩門招商,著力招引政府有稅收、企業有收益、群眾有就業的大項目好項目,共實施招商引資項目22個,新簽約項目7個,實際使用資金9.69億元,同比增長26%,完成全年任務的88.1%。運用重點項目、招商引資“周解扣”機制解決重點問題25個,有效打通了項目建設中的堵點難點卡點。
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發展活力更加充沛。持續推行“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說了算”季測評制度,由企業當考官,背靠背對涉企審批、執法、要素供應的28個部門單位及其服務企業“四類人員”進行現場測評,測評結果與干部評先評優、推薦使用相掛鉤,三年來參與測評企業增加到217家,滿意率提升到98.4%。扎實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持續開展“一把手坐窗口、走流程、跟執法、談體會”活動,不斷深化 “八辦”服務機制,服務效能全面提升,政務服務事項網辦率達到90.57%、一次辦理率達到93.93%。持續深化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發放企業貸款3.1億元,新增市場主體634戶、民營企業68家,入庫“五上”企業7戶,發展跨境電商企業、外貿出口企業2家,完成外貿出口888萬元。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10家,土法創新成果“天然氣PE閥門上下游穩壓裝置”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有序推進縣域人才庫“實體化服務、公司化運行”改革,首批引進急需特需人才16名,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綠色發展深入推進,生態底色更加靚麗。堅持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作為高質量發展基準線,聚力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穩步推進植樹造林、旱作梯田、固溝保塬、淤地壩、自然恢復等水土保持重點措施,完成營造林7.3萬畝,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1條,新增水土流失治理78平方公里、治理程度達到73.35%。深入推進藍天、碧水、青山、凈土保衛戰,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雨污分流改造、仕望河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等項目加快實施,3個國控斷面水質穩定達標、平均水質指數位列全市第一,1-5月城區空氣優良天數128天、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名全市第二,土壤和地下水保持總體穩定。扎實開展野生鳥類保護及專項打擊行動,野生動物得到有效保護。穩步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全面啟動黃河沿岸抗旱保供綜合試驗示范區建設三年行動,全市黃河沿岸系統興水工程現場觀摩活動在宜川舉行。
民生民利不斷改善,社會福祉更加充實。落實防返貧動態監測“四色管理”法,持續推進“兩項政策”銜接并軌,消除風險戶223戶559人。堅持就業優先,新增城鎮就業348人,脫貧勞動力轉移就業3685人,公益性崗位安置1478人,“宜川護工”勞務品牌帶動就業創業900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977萬元。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在全省首批通過國家評估認定;修訂完善了教育集團辦學章程,明確了資源共享、課程共建、師資共培實施細則,教育管理深度融合,全市集團化辦學改革現場會在宜川進行了觀摩。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運行機制不斷完善,影像、心電兩張網實現市縣鄉三級互聯互通,遠程會診實現縣鄉全覆蓋。創新推行“融救助+養老”模式,探索建立了“融救助機制統籌+智慧平臺支撐+定點門店供餐+分類精準補貼”社區老年助餐服務體系,擇優選取15家店面對60歲以上老人開展助餐服務,上半年“融救助”綜合研判資金2964萬元、實施救助項目73批次、惠及群眾3259人次。千村萬戶“光伏+”項目建成114戶5312千瓦,在全市率先實現首并,農戶零成本參與、零風險獲益,經驗做法在全市千村萬戶“光伏+”項目建設推進會上作了交流。
風險防控細致精準,安全底線更加牢固。扎實開展“化解矛盾風險 維護社會穩定”專項治理,完成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31項,防范化解風險隱患96處。全面推行信訪工作法治化,落實服務群眾“周解憂”機制,群眾合理合法訴求有效維護。持續深化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動態明確重點領域和新興行業安全生產監管職責,全力消除安全漏洞、監管盲區,全縣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有序化解政府債務,積極清償企業賬款,政府債務處于綠色水平。加強社會面管控,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起數下降39%、20%,群眾安全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黨的建設全面加強,政治引領更加有力。堅持“學查改”一體推進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扎實開展“亮學賽督治”和干部業務能力提升專項行動,常態落實重點目標任務現場盤點調度、“聯合督查”、“一事一剖”機制,以嚴的基調和實的舉措推動干部作風能力持續提升。創新推行“雙報到+雙微服務”機制,引導機關黨組織和在職黨員認領完成“微項目”196個、“微心愿”385件,以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帶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堅持風腐同查同治,扎實開展對村巡察巡審結合試點、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舉一反三推進巡視巡察、環保督察、審計等各類問題整改,以全面從嚴治黨新成效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宜川縣將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聚力打好重點領域攻堅硬仗,鼓足干勁、奮力拼搏,求真務實、敢作善為,為奮進中國式現代化、譜寫延安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貢獻更多宜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