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鄭州一五星級酒店擺地攤一天收入3萬元的消息引起網友熱議。據了解,該五星級酒店廚師穿戴整齊,下午5點出攤賣小龍蝦,一小時基本售空。酒店經理直言,不在乎別人說擺地攤掉價。
過去,五星級酒店常以高門檻、高價格形象示人,隨著競爭加劇等因素變化,不少高端酒店面臨發展困境。如今,五星級酒店擺地攤,這場看似“跨界”的實踐,體現了高端服務業的主動轉型,更彰顯了理性務實才是品牌價值的本質。
事實上,嘗試“跨界”等拓展發展道路的酒店還有不少,比如浙江紹興某酒店將臭豆腐擺上路邊攤,天津某酒店推出58元移動漢堡等。這些都印證了當更多消費者注重性價比時,高端服務業主動轉型或進行業務調整,是明智又理性之舉。
當市民感慨“平時不常進的酒店,如今能用親民價買燒鴨鹵菜”,當網友拍攝視頻記錄“人生第一次在五星酒店搶包子”,品牌與消費者間的壁壘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基于誠信與務實的雙向認同。
酒店擺地攤雖是個例,卻蘊含著關于重塑服務邏輯的啟示。一方面,通過低客單價引流,將顧客從攤位引向酒店正餐、客房,形成“流量轉化鏈條”;另一方面,探索“正餐快餐化”“餐飲零售化”模式,如在短視頻平臺直播賣虎皮肘子、移動餐車進社區,開辟線上線下一體化新賽道。這種主動轉變的姿態,既是對市場變化的敏捷響應,更是對商業本質的回歸——唯有貼近真實需求,才能保持生命力。
在多重競爭和挑戰下,五星級酒店擺地攤的實踐,恰似一劑清醒劑:品牌價值或許不在于“高端標簽”,而在于以誠信、務實回應真實的人間煙火。放下身段,將服務扎根于市井,不僅激活了自身商業潛能,更傳遞出積極信號——商業的價值,終究在于創造真實的社會連接與共贏。
理性務實才是穿透市場迷霧的燈塔。這場“五星級地攤探索”,應當為服務業在轉型浪潮中如何走向更健康、更具生命力的未來帶來諸多思考。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