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不卡一区_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免费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_99热精品在线

什么是對企業最好的支持

2025-07-04 15:40:42 作者:青的蜂

20250704101607912-34-9a7f9.jpg

一段時間以來,“涉企行政檢查”成為公眾關注熱點。

今年1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7月3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實施意見》,這是廣東首個對涉企行政檢查作出系統全面規范的文件。

作為全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登記在冊經營主體超1900萬戶,穩居全國第一,廣大企業活力十足,創新勁頭強,對營商環境的感受更加敏銳,對規范涉企檢查的需求更加迫切。《意見》的出臺具有標桿意義,社會各界密切關注。

涉企行政檢查,有哪些亂象?又該如何規范?

(一)

行政檢查,特別是涉企行政檢查,是行政執法主體履行行政管理職責的重要方式,初衷是為了規范和引導企業依法經營,保障市場健康穩定。

但實踐中,一些地方和部門涉企行政檢查亂作為問題時有發生,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和營商環境改善。主要表現為四種形式:

一是任性檢查,隨意性大。一些地方的檢查層級涉及省、市、縣、鄉多個層級,檢查主體涉及發展改革、安全生產、能源等多個執法領域,甚至一些不具備行政執法資格的社區工作者、網格員、志愿者等也隨意實施行政檢查。有企業不堪其擾:我們到底由誰管?

二是重復檢查,頻次過多。司法部曾公布一起案例:某市一家天然氣輸送公司從2021年至2023年,每年都接受上百次檢查。更有甚者,安徽蕪湖一碼頭“一年內被執法檢查超200次”。照此計算,“除去周六日和節假日,平均兩天一次”。如此高頻,迎檢負擔日益沉重。

三是多頭檢查,標準不一。不同部門有不同要求,甚至互相“打架”,企業無所適從。有的印染企業吐槽,一些部門以“粉塵濃度過高可能引發爆炸”為由,要求開窗生產,有的又從生態環境保護角度出發,要求關窗生產,企業“開也不是關也不是”,只能“看碟下菜”。

四是逐利檢查,簡單粗暴。有的搞突擊檢查,動不動就“一律關停”“先停再說”;有的濫用職權、徇私枉法、該罰不罰、“吃拿卡要”;有的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有的搞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這些問題涉及面廣,危害性大,企業反映最為強烈和集中。

(二)

企業的痛點,就是工作改進的著力點。

廣東的這份《意見》,從五個方面對涉企行政檢查進行嚴格規范,提出落實行政檢查事項清單管理制度、規范行政檢查頻次、嚴格控制專項檢查、實施分級分類檢查等19條具體舉措。全文貫穿著一條清晰主線——誰能檢查?檢查什么?如何檢查?

從源頭“掐緊”——

根據《意見》,有關行政執法主體要建立本領域分級分類檢查制度,對不同企業設定不同的標準,對同一家企業也要設定年度頻次,而且各部門也要加強協同,強化“綜合查一次”制度與“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制度等。特別是規定嚴格控制專項檢查,“必須合法必要”才能開展,釋放出了“零主動檢查”的信號。

清單式管理——

將行政檢查主體名稱、檢查事項和依據、檢查頻次上限、檢查標準、專項檢查計劃等信息寫在一張清單上,同時全面推行非現場執法,深化行政檢查信息化應用。公開透明,可以讓企業看得明明白白,該檢查的做好準備,不該檢查的“一拒了之”。執法部門也清清楚楚,避免“該查的沒查、不該查的亂查”。

全柔性理念——

《意見》不僅明確“加大對亂檢查的查處力度”,而且站在企業和企業家的角度上,提出了不少人性化措施。比如堅持教管結合,避免“小過重罰”“重過小罰”;探索建立涉企行政執法案件經濟影響評估制度,避免因措施不當影響正常生產經營;保護企業合法權益,不得發表有損企業形象和聲譽的言論等。

(三)

“煩企擾民”問題怎么破?

現在,越來越多地方給出了答案,這就是“無事不擾”——盡量不打擾市場主體,給足其心無旁騖、自主成長的空間,讓企業把精力放在生產經營上。

“既不缺位、也不越位。”這是一種“無用之用”的政治智慧,關鍵在于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既要做好必要的監管,也要減去不必要的打擾和過度干預。

現在,有的部門仍然覺得自己“工作力度大”“檢查不留死角”。現實中,一些地方政府部門也存在“卸責式”檢查的傾向,認為“查了就免責、不查就追責”。

這都是典型的管理思維而非服務思維。須知,企業才是經濟的基本細胞,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也是高質量發展當仁不讓的主角。對企業最好的支持,就是從“找問題”向“防風險”轉變,把所謂的“麻煩”留給自己,把真正的方便留給廣大市場主體。

從規范檢查做起,向“無事不擾”邁進,力爭“有求必應”,才能營造安商、護商、暖商的社會氛圍,讓企業家放心投資、安心經營、專心發展。

(來源:南方日報)

責任編輯:陳平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