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A股并購重組市場潮涌。證監會最新數據顯示,在并購重組領域,今年以來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披露資產重組超140單,是去年同期的2倍。
市場人士預期,隨著《關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即“并購六條”)和修訂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等政策措施進一步落實,下半年A股并購重組市場活躍度將持續提升,更多具有標桿意義的并購重組案例有望不斷涌現。
向新向智:“硬科技”領域多點開花
芯聯集成擬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芯聯越州72.33%股權項目,日前獲上交所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審議通過。
這是近期“硬科技”領域并購重組的典型案例之一,也是《關于深化科創板改革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八條措施》發布后首單收購未盈利資產案例。
縱觀今年上半年,“硬科技”領域并購重組多點開花,代表性案例不斷涌現: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公告,算力領域兩大巨頭合體,將實現產業鏈互補;博創科技(現為“長芯博創”)完成對長芯盛的收購,加碼下游數據通信、消費及工業互聯領域;杰華特擬收購天易合芯,注入信號鏈業務,進一步完善模擬芯片市場布局……
“作為提升產能利用率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并購重組可通過企業間的合并、收購或資產整合,淘汰低效產能,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行業集中度和生產效率;另一方面,并購重組有望在科技層面創造新需求,企業迅速吸納稀缺的技術引領行業突破,創造和開拓新市場,從而實現供給與需求的新平衡,引導經濟走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蘆哲表示。
強鏈補鏈:產業并購積極性提高
中國船舶擬吸收合并中國重工事項將于7月4日上會,打造船舶第一股;億華通擬收購旭陽氫能,成為國內氫能行業“首單”民企深度重組案例;北方華創收購芯源微,進一步完善北方華創的半導體設備產業鏈布局,增強國產設備廠商競爭力……助力產業升級,促進戰略協同成為今年以來并購重組市場的一大亮點。
“結合今年以來并購重組案例看,大部分案例基于產業‘強鏈’‘補鏈’整合需求,從產業協同、產業升級角度出發挑選投資標的。”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劉晨表示,上市公司持續通過并購重組快速獲得產業鏈的協同支持,將合理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產業并購案例增多的背后離不開資金的支持。近日,多地掀起并購基金成立浪潮。上海市投資促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前印發《關于強服務優環境 進一步打響“投資上海”品牌的若干舉措》提出,建立國資并購基金矩陣,設立總規模500億元產業轉型升級二期基金,用好1000億元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加大對重點產業戰略性項目和產業鏈核心關鍵環節投資力度。
國資基金支持并購重組的信號也更加強烈。6月3日,中國太保發布總規模500億元的太保戰新并購基金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其中,太保戰新并購私募基金首期規模100億元,聚焦上海國資國企改革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重點領域,推動上海戰新產業加快發展和重點產業強鏈補鏈。
在市場人士看來,鏈主企業和機構設立產業并購基金案例不斷增多,這些公司和機構通過并購基金快速鎖定關鍵技術、稀缺產能或替代性技術,在實現“強鏈”“補鏈”的同時,也將有效降低產業鏈斷供風險。
完善制度:營造更優市場生態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修訂發布,在簡化審核程序、創新交易支付工具、鼓勵私募基金參與等方面進一步作出優化;科技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布《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 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若干政策舉措》,明確優化科技型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等制度……上半年,著眼于激發并購重組市場活力,制度紅利持續釋放。
市場人士預計,符合條件的優質科技企業將獲得更大支持,產業并購活躍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國內策略分析師李求索認為,修訂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提高了對財務狀況變化、同業競爭和關聯交易監管的包容度,將更加適應新興行業特點,有助于推動科創企業參與并購重組,有助于企業實施同行業、上下游的并購重組,從而達到擴大規模效應、提升產業鏈優勢、實現產業轉型等目的。
產業整合支持力度有望進一步加大。開源證券分析師周佳認為,近期政策鼓勵頭部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加大產業整合力度,同行業大額并購有望更活躍。
為營造更加健康的并購重組市場生態,業內人士認為,監管部門還將依法嚴格監管,嚴懲違法輸送利益以及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行為,嚴防“渾水摸魚”,切實保護好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上半年被相關部門問詢的并購重組案例不時出現,釋放出嚴監管信號。“下一步,預計對盲目跨界并購、利益輸送等行為,相關部門將密切關注,防止企業脫離主業、過度投機,營造良好健康的并購重組市場生態。”田利輝說。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