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較早發布的月度經濟指標之一,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的最新讀數和變化趨勢,為上半年攻堅克難砥礪奮進的中國經濟提供了又一生動注腳。
國家統計局6月3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制造業PMI、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49.7%、50.5%和50.7%,比上月上升0.2個、0.2個和0.3個百分點。“三大指數均有所回升,我國經濟景氣水平總體保持擴張。”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說。
多位專家表示,面對復雜國際環境,上半年中國經濟展現出較強韌性和活力,為實現全年增長預期目標打下良好基礎。下階段,應抓好存量政策落地顯效,研究出臺新的儲備政策,不斷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動能,推動經濟繼續穩中有進、向優向新。
制造業景氣水平改善
6月,制造業PMI為49.7%,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制造業景氣水平繼續改善。
從分類指數看,6月,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1.0%和50.2%,比上月上升0.3個和0.4個百分點。這表明,制造業生產活動加快,市場需求有所改善。“在產需回升的帶動下,6月企業采購意愿增強,采購量指數為50.2%,比上月上升2.6個百分點。”趙慶河說。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表示,6月制造業PMI指數小幅回升,表明一系列增量政策的效果繼續顯現。
“整體上看,在穩增長政策效應持續顯現、外部環境回穩等因素帶動下,6月制造業PMI延續回升。這說明宏觀經濟繼續處于穩中偏強狀態。”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說。
回顧上半年制造業PMI數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專家文韜表示,一季度,制造業PMI連續2個月運行在擴張區間。二季度,受外部環境變化等因素影響,制造業運行短期有所波動,但我國經濟展現了較強的韌性,在短期放緩后迅速回穩,企業生產穩健運行,5月和6月制造業PMI連續2個月回升。
“預計下半年,在沒有大的外部沖擊的情況下,隨著政策組合進一步發力,我國制造業將保持穩中有增發展態勢,市場需求適度增長,企業供給平穩增長,價格穩定運行,新動能保持較好擴張態勢,帶動我國高質量發展向深向實。”文韜說。
非制造業保持擴張
6月,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5%,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非制造業總體繼續保持擴張。其中,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1%,比上月略降0.1個百分點;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8%,比上月上升1.8個百分點,景氣水平回升。
從市場預期看,6月,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6.0%,繼續位于較高景氣區間。建筑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3.9%,比上月上升1.5個百分點。趙慶河說,多數服務業企業對行業未來發展較為樂觀,建筑業企業對行業發展信心有所回升。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專家武威表示,6月,投資穩增長作用繼續顯現。金融活動回升至高景氣區間,金融支持實體經濟作用將進一步增強。
“總體來看,二季度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均值為50.4%,與一季度相比變化不大,上半年整體保持擴張態勢。”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何輝認為,隨著各類政策舉措逐步落地,投資和消費相關需求有望持續釋放,推動經濟運行的內生動力穩步改善。
為實現全年目標打下良好基礎
“受出口帶動、政策支持和內生動力影響,上半年我國經濟表現較為亮眼,展現出強大韌性。”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教授鄒靜嫻說。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說,預計二季度GDP增速約5.2%,上半年GDP增速約5.3%,為實現年度增長預期目標打下良好基礎。國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熊園預測,上半年GDP增速有望達5.2%左右。
在高盛中國經濟學家王立升看來,出口與部分制造業投資是上半年中國經濟運行中超預期的部分。同時,在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帶動下,經濟增長動能從出口拉動向內需拉動轉換的跡象增多,這一趨勢在下半年或更加明顯。
對于下階段,多位專家表示,下半年宏觀政策將以“用好用足存量政策”為主。
熊園分析,下半年應會更注重抓政策落實、做好增量政策儲備,財政政策有望加碼,降準降息可能性仍存,方向上會更聚焦穩就業、保民生、穩消費、穩市場等。溫彬認為,國內政策空間仍較大,政策效應將持續釋放,下半年經濟有望保持平穩發展。(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