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潮玩IP“LABUBU”以靈動的設計與獨特的文化表達,贏得了全球消費者的喜愛。伴隨著搶購風潮,市場中滋生出大量“Lagogo”“Lafufu”等仿冒品,侵犯了創作者合法權益。事實上,熱門潮玩IP遭遇侵權已非個例,從一比一復刻的高仿版到偷換概念的山寨設計,亂象背后暴露出潮玩領域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仍存在薄弱環節。若任由侵權之風蔓延,潮玩IP將淪為假貨重災區。因此,亟需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為原創潮玩筑牢防護屏障。
潮玩產品的核心競爭力,集中體現在獨具匠心的外觀設計中。然而,高辨識度的外觀設計往往伴隨可觀的商業價值,這使得不少原創潮玩形象成為侵權重災區。商家未經設計者授權,擅自使用、復制、仿造獨特形象,侵犯了創作者的著作權。若創作者已申請外觀設計專利,侵權行為將面臨更嚴格的法律規制。侵權行為負面影響很大,試想,設計師們苦心孤詣創造出的作品,輕易就被仿冒者復制牟利,誰還愿意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資金去進行創新?長此以往,潮玩行業將陷入“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
商標侵權也是當前潮玩品牌知識產權保護面臨的一大難題。對于潮玩品牌來說,商標是消費者識別和選擇產品的重要依據。一些不法商家利用消費者對知名潮玩IP商標認知的模糊性,使用與正版商標相似的標識誤導消費者,這些“換湯不換藥”的蹭熱度行為,本質上是對市場秩序的破壞和對品牌價值的掠奪。法律規定,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
隨著行業逐步成熟,潮玩市場終歸是要回到規范化和理性化的道路上。想要買到心儀的潮玩產品不能總讓消費者依靠網上鑒定指南來“避坑”,而需要多方協同發力。
從源頭治理來看,監管部門應雙管齊下,保持對侵權假冒行為露頭就打的執法力度,對于盜版產品要實現全鏈條打擊,加強對原創產品的版權保護。同時,加強商標申請審查力度,對于與原創產品高度相似的擦邊商標要精準攔截,持續整治,減少其對消費者的誤導;從流通環節來看,一些潮玩回收和出售的線上平臺要壓實自身職責,不能成為盜版產品的“中轉站”,要通過技術監測識別侵權產品,嚴格審核商家資質,嚴懲違規售假行為,斬斷侵權鏈條。此前多起潮玩IP侵權案的判決結果也警示原創企業:要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積極主動地進行著作權登記、商標注冊和外觀專利申請,構建起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潮玩行業的繁榮發展離不開原創設計的支撐,原創設計的蓬勃生長依賴于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筑牢潮玩知識產權的“護城河”,才能讓原創IP在良好的市場環境中茁壯成長,讓潮玩行業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充滿創意與驚喜的作品。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