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證監會宣布重啟第五套上市標準后僅一周,科創板將迎來首家第五套上市標準IPO上會企業。
根據上交所安排,將于7月1日(下周二)召開上市委審議會議,審核禾元生物IPO申請。招股書顯示,禾元生物擬采用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上市。
禾元生物科創板IPO于2022年12月29日獲得受理;2023年1月19日,公司收到首輪問詢函;歷經兩輪問詢后,禾元生物將于今年7月1日上會。此次IPO,禾元生物擬募資24億元,用于重組人白蛋白產業化基地建設、投向新藥研發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招股書顯示,禾元生物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主要從事創新藥研發的生物醫藥企業,目前公司收入主要來自藥用輔料、科研試劑等非核心產品,核心創新藥產品正在研發,尚未實現盈利。
業績方面,禾元生物近三年連續虧損,2022年至2024年分別虧損1.44億元、1.87億元、1.5億元。
研發方面,自成立以來,公司一直持續投入創新藥研發,2022年至2024年研發投入累計達到3.86億元。在研管線方面,禾元生物核心在研產品HY1001(重組人白蛋白注射液)是一款1類新藥,主要用于補充或提高血液中的血清白蛋白水平,目前該產品已完成III期臨床試驗,并被國家藥監局納入優先審評程序。
據了解,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是2019年設立科創板時推出的創新性制度安排,旨在支持尚未盈利但具備高成長性的科技企業上市。該標準曾于2023年暫停使用,此次改革正式重啟。新規明確,未盈利企業只要預計市值不低于40億元、技術有重大突破且商業前景明確,即可申請上市,本次將適用范圍從生物醫藥行業擴大至人工智能、商業航天、低空經濟三大領域。
根據統計,自科創板開板以來,共有20家生物醫藥企業采用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上市,其中已有19家實現核心產品上市。
數據顯示,目前共有54家未盈利企業(股票簡稱后面加U)在科創板上市,上市后總體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其中,寒武紀、百濟神州兩家市值均超過2000億元。目前,已有22家公司首次實現盈利并摘“U”。上述54家公司去年總營收突破1700億元,同比增長24%,虧損整體收窄36%。
6月18日,證監會主席吳清在陸家嘴論壇上宣布,將在科創板重啟未盈利企業第五套上市標準,同時擴大第五套標準范圍,試點引入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制度。證監會表示,未盈利科技型企業全部納入科創成長層,調出條件實施新老劃斷。
對此,華西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分析稱,“此次重啟科創板第五套標準、將標準適用行業從醫藥擴大至人工智能、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領域,及創業板啟用第三套標準等,有利于進一步增強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包容性。”
(來源:深圳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