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晚間,港交所官網顯示,國內礦區無人駕駛賽道頭部企業易控智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擬赴港上市,沖擊“礦區無人駕駛第一股”。
招股書顯示,易控智駕2024年總收入為9.86億元,相較2023年增長了264%。2024年,公司毛利正式扭虧。截至招股書發布,公司已擁有由超1400輛在運營無人駕駛礦卡組成的車隊。數據顯示,2024年公司礦區無人駕駛解決方案按收入計的市場規模占國內將近一半。
2024年營收近10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易控智駕成立于2018年,是國內礦區無人駕駛賽道頭部企業,也是全球領先的L4級無人駕駛解決方案公司。
根據招股書,2022年至2024年,易控智駕旗下礦區無人駕駛卡車運輸總距離已從60萬公里增長至2300多萬公里,每年運輸的總物料量也從1400多萬立方米增加到1.34億立方米。公司礦區無人駕駛解決方案已部署在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投、特變電工、紫金礦業、首鋼集團及寶武集團等行業頭部企業旗下的24個礦區。海外市場中,易控智駕與澳大利亞采礦工程服務提供商MACA等國際礦業工程公司達成合作。2024年,公司與諾頓金田合作在澳洲卡爾古利啟動本地化產品試驗項目。
據全球知名咨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以2024年收入計算,易控智駕已在全球L4級無人駕駛公司中排名第一。截至2024年底,易控智駕擁有超過1400輛無人駕駛礦卡,是全球最大的礦區無人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
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礦區無人駕駛解決方案按收入計的市場規模已達到20億元,2021年至2024年復合年增長率為204.7%;預計中國無人駕駛礦卡銷量滲透率將從2024年的約6%上升至2030年的突破50%。
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易控智駕總收入從5991.7萬元增長至9.86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305.8%。這意味著,2024年易控智駕礦區無人駕駛解決方案按收入計的市場規模占國內將近一半。
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全球礦區無人駕駛解決方案按收入計的市場規模將從2024年的7億美元增加至2030年的81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51%。僅澳大利亞市場,2030年礦區無人駕駛解決方案按收入計的市場規模就有望突破27億美元。
研發驅動輕資產運營
盡管涉足礦區無人駕駛領域,但易控智駕并非是一家重資產公司。
目前,礦區無人駕駛解決方案主要分為TaaS(持車)模式和ATaaS(不持車)模式兩種。TaaS模式需要企業持有無人駕駛礦卡資產,而ATaaS模式下,客戶通過采購無人駕駛系統或已搭載無人駕駛系統的無人駕駛礦卡實現技術部署。相比之下,ATaaS模式給企業帶來的資產壓力更輕。2023年,易控智駕推出ATaaS模式。截至2024年,該公司ATaaS模式貢獻的收入已達到4.53億元,占公司部署礦區無人駕駛解決方案總收入的46%。
在研發開支方面,2024年易控智駕的研發投入已達到2.08億元,相比2022年幾乎翻了一番,占公司當期總收入的比重也達到21%。
目前,易控智駕L4級無人駕駛從算法到線控平臺再到定制車輛電子設備,均由公司完全自主研發,搭建出了模塊化、可擴展的無人駕駛平臺,該平臺可以支持30種車型及多樣化的礦區條件。此外,公司還是無人駕駛賽道中率先實現“視覺中心的多模態融合感知”的公司之一,能夠支持粉塵、霧霾、強光、弱光等各類復雜環境的無人駕駛。
計劃將資金重點投入三大方向
公司相關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已獲得產業界及資本市場的認可。招股書顯示,過去3年間,易控智駕在終端客戶集團中始終保持100%的留存率。
近期,易控智駕宣布完成超4億元D輪融資。寧德時代通過旗下唯一產業投資平臺溥泉資本(CATL Capital)和自有資金領投,包括同力股份、華測導航在內的多家產業鏈上下游戰略產業方和投資機構聯合投資。此前,公司還曾獲得紫金礦業等戰略合作方的多輪投資。
未來,易控智駕計劃將資金重點投入三大方向:一是推動軟硬件產品持續迭代,開發適應極端工況、更高生產效率的下一代無人駕駛系統;二是推進易控的無人駕駛和線控能力適配更多礦卡車型前裝量產,加速拓展金屬礦、海外礦等場景,提高產品的場景泛化能力;三是加速海外業務落地,實現無人駕駛技術與當地礦山工藝的深度融合。
中國銀河證券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石金漫認為,全自動化園區運營,在無人駕駛場景下基本無需人員參與生產流程,出現生命風險的可能性低。相比于其他場景,礦區等封閉場景下的“車路云一體化”系統推進程度更快,規模化商用落地前景可期。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