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渭南訊(記者 李文斌) 6月24日上午,渭南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渭南市禁毒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楊衛軍通報了全市禁毒工作情況。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靳銘夏主持發布會。
發布會現場 記者李文斌攝
楊衛軍介紹到,近年來,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禁毒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定不移地把禁毒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重要民生工程、重點發展問題,統籌謀劃,標本兼治,推動“打防管控宣”高效結合、“戒治幫教建”深度融合,全市毒情形勢繼續向好,連續五年實現“四升四降、五個不發生”目標。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黨政主抓,形成全市禁毒工作一盤棋。渭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禁毒工作,將禁毒工作列入平安建設、法治建設、鄉村全面振興計劃。壓實“四級書記抓禁毒”責任,明確縣(市、區)黨委、政府責任分工,細化市直部門任務,健全毒品案件“公檢法會商機制”、成員單位“聯席會議”制度,全層級、全鏈條壓實禁毒工作責任,解決制約基層禁毒工作發展的機制性障礙、保障性難題。深入開展“一月一主題、一亮點”禁毒活動,每年組織禁毒專項督導,先后對6個縣(區)、26個鎮(辦)發出預警提醒,及時補齊短板,消除隱患,不斷激發活力,形成統籌聯動、齊抓共管的禁毒工作格局。
數據賦能,重拳打擊涉毒違法犯罪。針對新形勢下毒品犯罪職業化、網絡化特點,積極完善“線上+線下、物理+科技”緝毒打擊模式,依托大數據資源,搭建毒情監測模型,開展污水數據研判40次、常態化毛發檢毒3.4萬人次,及時發現涉毒預警線索,成功轉化為案件54起,實現了超前預警、一網打盡的良好效果。建立“六警聯動”,探索形成“市級合成、市縣主戰,全環節追溯、全鏈條打擊”的緝毒打擊新機制,三年來全市偵破毒品刑事案件205起,發起全國集群案件4起、省級區域集群會戰案件2起,成功偵破部級目標案件12起、省級目標案件12起,抓獲毒品犯罪嫌疑人714人,查處吸毒人員1117人,查處濫用非列管成癮物質218人,抓獲公安部“釘子”逃犯2人,繳獲各類毒品97.2公斤。
精準管控,杜絕吸毒人員肇事肇禍。圍繞吸毒人員動態管控難、回歸社會難、病殘吸毒人員“收戒難”等問題,在全市先后建成11個強制隔離治療中心,在136個鎮(辦)全部建成“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站”,成立466人的專(兼)職禁毒社工隊伍。上線運行“吸毒人員智慧管控系統”,實現談心談話、預約尿檢、風險分類評估等各項業務“網上操作”。搭建吸毒人員風險隱患預警模型,提前預警189人。深入開展“平安關愛”行動,組織吸毒人員技能培訓,幫助504人實現再就業。全市戒毒措施處置率、強戒執行率達到100%,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執行鞏固率分別達到95.5%、99.2%,均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未發生吸毒人員肇事肇禍案(事)件。
聚焦風險,全面加強制毒物品管控。按照“全要素監管、從嚴從緊”的工作方針,始終把嚴防流弊、嚴防制毒作為重中之重。開發上線“渭南市易制毒化學品信息化監管系統”,全市易制毒化學品企業全部入網管理,全部落實“逐車報備、聯席會議、動態分級、賬實相符”措施。聯合衛生健康、市場監管部門,建立“會商研判、動態核查、聯合打擊、倒查追責”工作機制,開展3輪次麻精藥品專項檢查,偵破麻精藥品案件13起。深入開展“禁種鏟毒”行動,通過衛星監測、無人機巡查、網格踏查、舉報獎勵、廣泛宣傳“五位一體”措施,讓非法種植無處藏身,“種毒違法、種毒必鏟、種毒必究”觀念日益深入人心。全市未發生易制毒化學品非法流失問題。
突出預防,不斷壯大社會禁毒力量。市委宣傳部將毒品預防教育列為黨委宣傳工作重點,市委組織部將毒品預防教育納入市、縣黨校培訓計劃,全市12個縣(市、區)全部建成禁毒宣傳教育基地、禁毒主題公園。堅持毒品預防教育從娃娃抓起,建成渭南禁毒“關愛工程”圖書角15個,校園圖書角225個,“學校毒品預防教育數字化平臺”接入學校671所,錄入學生31萬余人,學校接入率、學生注冊率、無毒學校占比率均達到100%。團委、工會、婦聯及20家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禁毒公益事業,推出華陰老腔、華州皮影、大荔剪紙、合陽線戲等結合地域特色的禁毒主題活動,成為“渭南禁毒名片”。積極構建全民禁毒宣傳新矩陣,營造出“報刊有文字、電視有圖像、廣播有聲音、網絡有專欄、社會面有氛圍”的禁毒宣傳格局,渭南禁毒公眾號排名全國前100名。
“禁絕毒品,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渭南市禁毒工作取得的成績,得益于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靠的是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離不開新聞媒體的廣泛宣傳。全市公安機關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厲行禁毒”重要指示,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全力推進毒品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決打贏新時代禁毒人民戰爭,為全市治安大局持續穩定、人民群眾安居樂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