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國關稅政策擾動的影響逐步弱化、全球流動性寬松等因素影響,成長風格資產的關注度重拾升勢。多位基金公司人士認為,數字經濟依然是全年主線,今年以來,TMT(科技、媒體和通信)風格基金的平均業績明顯相對更優,在經歷了估值抬升階段后,未來數字經濟板塊或將進入基本面驅動階段。
近一年來,成長風格基金收益已重回前列。得益于對消費電子、人工智能、機器人、互聯網等科技成長股和高端制造資產的配置,廣發成長啟航近一年業績表現出色。據Wind統計,截至6月13日,廣發成長啟航A最近一年累計回報65.74%,相對業績比較基準的超額收益率為52.10%,顯示了該基金在成長投資領域有較強的絕對收益和超額收益能力。
廣發成長啟航成立于2024年3月,成立以來就由基金經理陳韞中管理。作為可同時投資A股和港股的主動權益基金,陳韞中會在兩地市場進行產業比較,優選性價比更高的資產。去年“9·24”行情啟動后,陳韞中判斷,政策顯著發力,優質且低估的中國資產價格將得到顯著修復。因此,他大幅提升倉位至接近滿倉,主要增加配置了港股互聯網以及A股科技成長等標的。基金定期報告顯示,該基金對于港股的配置比例由2024年二季度末的6.4%提升至2024年末的24%以上,今年一季度末繼續保持這一水平,較好地捕捉到了港股行情。
從組合持倉來看,廣發成長啟航呈現鮮明的成長風格,兼顧新興成長和傳統成長。陳韞中表示,他將成長板塊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傳統成長,比如“新半軍”賽道,秉持“周期成長”的投資思維,對其中具有產業變化的板塊進行階段性布局;另一類是新興成長,比如人工智能、機器人、鈣鈦礦、固態電池、軍工無人作戰系統與AI結合、半導體先進封裝等有潛力的新技術。“這些新技術尚未到產業落地的時候,但已明確是未來的一大發展趨勢,值得重點關注。”陳韞中表示。
今年年初,在國產AI大模型DeepSeek的催化下,中國資產延續估值修復進程,廣發成長啟航增持了AI和機器人相關板塊,同時加倉了港股互聯網科技行業。2025年一季報顯示,產品前十大重倉股中有5只TMT個股,包括騰訊控股、中芯國際、美圖公司、上海復旦、火炬電子,還持有軍工、汽車、商貿零售等行業的標的。
得益于深入的基本面研究,廣發成長啟航持倉的多只個股獲得了顯著的超額收益。例如,今年一季度新進入的第五大重倉股美圖公司,自年初至6月17日的漲幅達到166%;第九大重倉股上海復旦,區間漲幅也超過93%。在出海板塊,2024年二季度進入重倉股的小商品城,自2024年4月以來的漲幅達到141%。
展望未來,以AI為代表的科技產業是公募基金關注的一大方向。陳韞中認為,未來中國AI產業有望在部分領域實現突破,一些同時擁有原創模型以及大量使用場景的互聯網大廠或值得優先關注。對于產業投資邏輯來說,技術突破會帶來兩方面的重構:一是產業鏈重心下移,投資機會從底層硬件逐步向中上游應用轉移;二是國產替代加速,中國AI企業在算法、算力、數據等環節的協同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有望在部分細分領域實現彎道超車。
(稿件來源:證券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