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大力發展服務消費,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當前,我國經濟政策的著力點在于擴大國內需求,大力提振消費,其中,服務消費是消費升級擴容的重要著力點。”5月7日,在國新辦舉行的介紹“一攬子金融政策支持穩市場穩預期”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表示。
根據國務院于2024年8月發布的《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服務消費包括餐飲住宿、家政服務、養老托育等基礎型消費,文化娛樂、旅游、體育、教育和培訓、居住服務等改善型消費,數字、綠色、健康等新型消費。
“服務消費加快增長是經濟轉型的必然趨勢,也是未來擴大內需的重點領域。”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梁婧表示。
在國家和金融管理部門加快發展服務消費的政策導向下,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融入文體娛樂和“一老一小”等各類消費場景建設,支持培育新型消費,為服務消費升級提質貢獻更多力量。
每到假期,貴州省安順市黃果樹瀑布景區總是游人如織,位于黃果樹景區服務中心附近的麓格民宿酒店房間也常常很早就被游客搶訂一空。
“如今我們主打精品民宿,訂房的好評率和回頭率都比較高。”麓格民宿酒店負責人王玲說,這份信心源自他們從普通家庭民宿向精品民宿的成功轉型。
然而,在民宿轉型升級過程中,王玲曾面臨資金不足的難題,民宿裝修改造一度被迫停工。了解這一情況后,農業銀行貴州安順黃果樹支行客戶經理及時上門,為客戶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方案。
在農業銀行的金融支持下,王玲的民宿從70多個小房間改造為32間套房。房間數量雖然減少了,但民宿品質和住宿體驗卻大大提升了。
“農行快速審批發放的100萬元‘鄉旅貸’,幫我解決了資金難題,也讓我的民宿在當地同業中脫穎而出。”王玲說,民宿新建的露天泳池、燒烤專區成為游客必選的網紅打卡地。
梁婧表示,銀行要深入研究不同行業特點,抓住核心區域和重點企業,優化產業鏈供應鏈金融服務,增強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隨著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對文化、體育和娛樂的需求不斷提升。
“當下,消費者的觀念正發生深刻轉變,從追求物質富足走向追求精神富足,更看重商品的情緒價值,愿意為‘悅己’買單。在此背景下,體育賽事和演唱會等活動成為滿足消費者精神需求的重要載體。”中國銀行深圳市分行大灣區金融研究院主辦級高級研究員曾圣鈞表示。
業內專家認為,近年來,隨著消費者需求多樣化和個性化發展,文化娛樂行業呈現出強勁增長態勢。“尤其在年輕人群體中,文化娛樂已經從單純的娛樂活動轉變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梁婧表示。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41510億元,較2023年增加8046億元,增長6.0%。
近期,一場名為“華語天后·尋根隨州”的演唱會在隨州濱湖體育場舉辦,吸引了數萬名樂迷前來觀看。
“隨州農商行營業部主動對接,將業務引入演唱會文創展臺,為現場觀眾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支付體驗。”隨州農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合作是隨州農商行推動金融服務與文化產業有效結合的一次成功實踐。“未來會積極尋求與更多文化、體育等產業的合作機會,不斷拓展業務領域,創新服務方式,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金融服務。”該負責人說。
業內專家表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識增強,健康養生消費需求與日俱增。“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健康產業消費趨勢發展報告》,2024年,我國健康產業規模已突破9萬億元。除了醫療服務,人們在健康體檢、健康咨詢、健身運動、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投入不斷增加。”梁婧說。
在老年康養方面,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相關服務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養老服務需求快速增長。再貸款政策通過金融支持,推動養老產業發展,完善養老保障體系,促進銀發經濟發展,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首席專家、主任曾剛表示。
“政策的支持將推動服務消費與養老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帶來更多就業崗位,提升居民收入和生活質量,助力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曾剛表示,這既有利于當前穩增長、惠民生,也為中國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來源: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