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期所和重慶市證券期貨業協會共同舉辦的“上期所從業人員強化班”走進產融服務基地活動在重慶舉行。據了解,此次活動聚焦鑄造鋁合金期貨及期權上市,走進上期“強源助企”產融服務基地——立中四通輕合金集團(下稱立中集團),結合課程培訓和實地調研,旨在提升從業人員專業能力,更好地服務產業企業進行風險管理。
6月10日,鑄造鋁合金期貨及期權在上期所上市,這不僅是服務國家“雙碳”戰略、助力我國鋁行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重要舉措,同時進一步完善了鋁產業鏈實體企業的價格風險管理工具,還有助于推動建立鑄造鋁合金行業“公開、公平、公正”的價格體系,發揮期貨市場資源配置功能。
在培訓活動中,來自交易所、期貨機構、現貨行業的多位資深專家,為學員詳細介紹了鑄造鋁合金期貨及期權合約規則,同時分享了鑄造鋁合金現貨產業鏈上下游情況,還就建立相關期貨品種投研框架體系進行了經驗分享,希望學員用好新品種、新工具,服務好實體產業鏈參與者。
據了解,鑄造鋁合金(再生)是主要用來生產鑄件的合金類半成品,以廢鋁為主要原料,與銅、硅等原料熔煉后,通過鑄造工藝生產所得。與傳統電解鋁相比,鑄造鋁合金生產工藝能夠顯著節約能源和水,大幅降低碳排放。鑄造鋁合金不僅是全球鋁產業低碳轉型的重要產品,也是我國再生鋁的主要存在形式。
據百川盈孚副總經理張如風介紹,我國鑄造鋁合金產能主要集中在便于進口廢鋁、汽摩產業發達或有政策扶持的地區,經營模式基本是以銷定產,長單占比居多。受多方因素制約,我國再生鋁合金產能不斷增加,但開工率逐年下滑。一方面,原材料價格堅挺影響利潤,制約企業開工;另一方面,變形鋁合金產量不斷上行,后期鑄造鋁合金新增產能擴張或放緩。
從成本構造看,以再生鑄造鋁合金主流牌號ADC12為例,鋁、銅、硅等原料成本占比近93%,其中廢鋁成本占比約75%;從利潤角度看,近幾年廢鋁價格堅挺,再生鋁價格低迷,行業利潤呈現不斷壓縮態勢。2024年,ADC12的生產成本在19700元/噸左右,同比上漲超6%,而ADC12價格為19953元/噸,利潤僅在200元/噸左右。
他表示,未來再生鋁行業發展有兩大推動因素:一方面是政策推動,“十五五”期間,再生鋁產量持續增加,對鋁工業材料的補充替代作用將進一步顯現;另一方面是需求推動,在“雙碳”目標、成本控制及技術進步驅動下,再生低碳鋁合金材料需求持續攀升。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再生鋁產能較多,應當減少同質化競爭,尋求差異化發展。
對于鑄造鋁合金新品種的研究框架,中信建投期貨工業品首席分析師江露表示,盡管整個鋁產業鏈終端構成相對豐富,但再生鑄造鋁合金的終端主要集中在汽車等交運板塊,上游廢鋁原料也主要從交運板塊報廢產生,這一點與鉛產業鏈里的再生鉛極其相似。終端消費的季節性需求強弱會變相影響原料端供應強弱,從而影響合金價格。因此,厘清上下游供需情況與再生鋁合金本身供需情況同等重要。
從原料來源區分,鋁產業鏈可分為原鋁和再生鋁兩條主線。目前原鋁條線在國內期貨市場已有氧化鋁期貨(AO)及電解鋁期貨(AL)兩大品種。不過,該條線受“雙碳”政策影響,國內電解鋁產能“天花板”被設定在4500萬噸的紅線上。而在再生鋁條線,相較原鋁存在低成本和低碳兩大優勢,單噸再生鋁碳排放量約為電解鋁生產環節的2%,可節約3.4噸標準煤和22噸水。此外,LME鋁合金期貨合約流動性不佳,業內對上期所鑄造鋁合金期貨(AD)的期待較高。
對產業參與者而言,需要注意的是,鑄造鋁合金期貨在交割上存在新規定。與交易所其他品種不同的是,鑄造鋁合金增值稅專用發票由賣方客戶、非期貨公司會員向買方客戶、非期貨公司會員開具。買賣雙方客戶有關增值稅專用發票開具所需的具體信息、增值稅專用發票等應當由會員進行核實、傳遞及確認。雙方會員負責調解、處理相關糾紛。
在實地參觀環節,學員來到位于重慶市沙坪壩區的青鳳科創城,參觀立中集團旗下的立中合金新材料(重慶)有限公司。據了解,該公司在2024年年底正式開業,規劃有年產10萬噸高性能一體化鋁合金新材料項目,是立中集團在西南地區的鋁合金生產基地和銷售中心。在新投用的生產車間內,首期5組14臺設備正火力全開。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車間可以直接輸出鋁合金液,直供園區內的壓鑄類客戶,也可以進行鑄錠,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內的多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立中集團是上期“強源助企”產融服務基地,同時還是鑄造鋁合金期貨掛牌后的首批成交企業。公司負責人表示,鑄造鋁合金期貨上市后,可以發揮價格發現功能,為立中集團提供了公開、透明的市場價格信號,期貨的權威性也能成為公司指導現貨定價的依據。同時,鑄造鋁合金期貨為立中集團提供了科學、精準的風險管理工具,可以修正公司此前借助電解鋁期貨對再生鋁原料和產品進行套期保值的模式,避免精廢價差對套期保值效果的影響,更有效地實現套期保值的目的。此外,立中集團生產的“AOEM”牌鑄造鋁合金成為上期所鑄造鋁合金期貨首批注冊交割品牌,未來公司可以在期貨市場進行賣出交割,增加產品的銷售渠道,提升產品的產銷量和盈利能力。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