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不卡一区_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免费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_99热精品在线

蘋果界面大改 AI仍需等待

2025-06-11 15:45:10

被稱為“科技圈春晚”的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依然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目光。對用戶而言,本屆WWDC最大收獲可能就是界面統一、操作流暢度提升:蘋果此次帶來了自2013年iOS 7發布以來最大規模的視覺設計變革,推出全新的“Liquid Glass(液態玻璃)”設計語言。而對AI期待者來說,這次大會難免令人大失所望。蘋果用以證明自身能力的AI革新,要等到明年才能見分曉。

蘋果在印度開設首家旗艦店CEO庫克站臺:近7億智能手機用戶僅約4%使用iPhone-科技頻道-和訊網

2025年的WWDC于北京時間6月10日凌晨開啟,以“Sleek peek”(可意譯為“驚鴻一瞥”)為主題,今年的重點是操作系統的更新。蘋果全平臺的新UI設計大量采用了“液態玻璃”效果,并統一采用了“年份+1”的命名模式(即iOS 26、iPadOS 26、macOS 26等)。這一設計將應用于蘋果全系操作系統,也是蘋果首次實現iOS、macOS、iPadOS、watchOS、tvOS乃至visionOS的界面語言統一。

據蘋果軟件工程高級副總裁Craig Federighi介紹,所謂“液態玻璃”,是一種半透明材質,采用“反射+折射+動態變形”的復合渲染機制,營造出類似真實玻璃的視覺質感。它能自動適應環境中的光線變化,具備“可彎曲、輕盈、流動”的特性,像玻璃般浮于App之上。

至于采用“液態玻璃”的目的,蘋果方面稱,是為了使界面控件變得更輕盈,從而讓用戶更專注于內容本身。以iOS 26鎖屏為例,時間字體會根據壁紙內容智能收縮,背景根據主角圖像自動調節透明與模糊,讓用戶視線聚焦于重要信息。在iPadOS/macOS中,側邊欄和菜單欄更像是漂浮窗格,能折射背景,減少視覺干擾。

通過模擬玻璃的光學特性,導航欄、圖標、小組件等可呈現出光澤流動感,同時保持內容的清晰展示。在深色模式下,它的透明度會自動降低到35%,確保文字內容依然清晰可讀。

從生態層面看,“液態玻璃”是蘋果打通設備視覺統一的關鍵一步。借助visionOS中的空間玻璃效果,蘋果要把iPhone、iPad、Mac、Watch、TV乃至Vision Pro打造成一個“共同語言”的視覺平臺,使用戶在不同設備間切換時“感受不變”。

有分析認為,“液態玻璃”設計與蘋果傳聞中2027年推出的iPhone 20周年紀念版(代號“Glasswing”)的“透明輕盈”理念相符,或為未來無實體按鍵、手勢交互主導的硬件做鋪墊。

而在2025年秋季系統正式發布后,蘋果開發者生態的適配效率、透光/透明模式下的系統性能表現,以及低視力用戶的反饋情況都值得關注。這將決定“液態玻璃”到底是一時炫技,還是蘋果邁向感知智能平臺的關鍵標志。

除了視覺升級,蘋果在此次大會上發布的Foundation Models框架,允許第三方應用開發者訪問Apple Intelligence使用的端側模型能力,這被視為蘋果在AI領域開放生態的重要一步,不過其效果仍有待市場檢驗。

盡管蘋果已推出一系列AI功能更新,但市場反應較為平淡。此前承諾的一些AI功能,如基于AI大模型驅動的“超級Siri”仍未推出——蘋果軟件工程高級副總裁Craig Federighi在主題演講中明確表示,Siri“還需要更多時間”。

這與蘋果去年提出的愿景形成了鮮明對比。去年,蘋果首次公開提出“Apple Intelligence”戰略,但核心功能包括全新Siri的推出不斷跳票。2024年WWDC上公布的AI功能多為業界通用項,如文本生成、圖片生成及通知摘要整理,并未形成顯著差異化優勢,現有AI體驗乏善可陳,用戶反饋普遍失望。

受AI進展未達預期等因素影響,蘋果結束WWDC后股價不升反降。截至6月9日美股收盤,蘋果股價報收于201.45美元,較前一日下跌2.47美元,跌幅1.21%,總市值約3.01萬億美元,排在微軟及英偉達之后。年初至今,蘋果股價累計跌幅已超40%,顯著落后于微軟等科技股的漲幅。

Investing.com高級分析師托馬斯·蒙泰羅(Thomas Monteiro)表示:“在市場質疑蘋果是否有能力在人工智能領域占據領先地位之際,蘋果宣布的這些功能充其量只能算是小修小補。”他補充道,與其他大型人工智能公司推出的產品相比,“蘋果的日子似乎一天比一天難過”。

業內認為,蘋果遲遲沒法推出匹配其業內地位的AI產品,集中暴露了公司內部的諸多問題。彭博社在此前一篇報道中,對蘋果AI“雷聲大,雨點小”的內幕進行了揭露。報道稱,蘋果內部已經在測試30億、70億、330億、1500億參數等好幾款不同大小的模型,但在準確率上,ChatGPT比蘋果的聊天機器人高25%以上。一些內部人士相信,蘋果的生成式AI技術落后業界頭部不止兩年。

而當蘋果終于打算在AI領域發力追趕時,他們立下的規矩,又讓自己束手束腳。眾所周知,大語言模型的訓練需要海量數據,利用網絡爬蟲瘋狂攫取數據已成為業內常規做法。但蘋果相對嚴格的用戶隱私政策,限制了其發展速度。

“蘋果在AI方面一直研發不力,不得不借助OpenAI的嵌入,這將影響其未來與人工智能有關的應用發展,包括下一代操作系統。這體現了蘋果公司的技術保守路線和穩健發展策略。但是,如果未來AI真的逐漸落地普及并成為發展趨勢,蘋果公司可能失去追趕的機會并就此衰落。”資深電信行業分析師馬繼華表示。

不過,Counterpoint Research認為,蘋果其實并非在技術層面上落后,而是注重隱私保護、生態管控與無縫集成的審慎戰略,導致Apple Intelligence的推進有所延遲。隨著蘋果持續增加AI上的投入,預計蘋果正逐步縮小與其他品牌手機之間的功能差距。

“從今年的WWDC來看,蘋果AI戰略推進在語音助手方面嚴重落后,其他AI功能也未超出預期。”IDC中國研究經理郭天翔表示,“蘋果在AI功能上并沒有完全的創新性,絕大多數在其他品牌手機上都有類似功能。但是,蘋果更強調通過端側模型實現AI功能,相比安卓廠商更多尋找第三方云側大模型合作而言,蘋果在費用、數據隱私、跨應用使用以及對應用開發者的友好性上都會更有優勢。”

來源:北京商報

責任編輯:王立釗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