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于5月7日聯合發布《關于支持發行科創債有關事宜的公告》,同日,上交所、深交所、交易商協會紛紛發布配套細則,正式推出債市“科技板”。隨著新政落地“滿月”,科技創新債券(以下簡稱“科創債”)市場熱度如何、配置價值何在,成為關注焦點。
根據Wind數據不完全統計,5月7日至6月6日期間,各類企業、金融機構發行近200只科創債,規模約3770億元,成交額突破2000億元,展現出強勁吸引力。其中,從債券發行承銷到參與各類機制創新,銀行業金融機構憑借多牌照、多角色積極參與債市“科技板”創新,成為引導資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主力軍”。
銀行科創債表現“亮眼”
整體來看,5月以來新發行的科創債覆蓋了集成電路、通信設備、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多個前沿新興領域,輻射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等多地。從期限來看,科創債主要發行期限為3年期以上,在政策鼓勵“投長期”引導下,最長發行期限可達15年,進一步適配科創企業成長周期。
銀行類金融機構雖是剛剛入局的“新玩家”,但在債券發行方面表現“亮眼”。根據中國貨幣網信息梳理發現,5月7日至6月6日,已有16家銀行發行科創債合計2010億元,貢獻了總發行量的“半壁江山”。其中,國開行發行科創債200億元;工、農、中、建、交五家大型銀行合計發行科創債1100億元,無疑是銀行業中“主力軍”。股份行中,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渤海銀行、浙商銀行5家合計發行科創債450億元。多家城商銀行也積極參與,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徽商銀行、杭州銀行、重慶銀行合計發行科創債260億元。此外,華夏銀行、南京銀行也已披露發行計劃,將在6月分別發行50億元科創債。
“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發行科創債剛剛放開,作為新增發行力量,在短時間內實現發行快速放量,反映出銀行對監管號召的積極響應。”東方金誠研發部副總監瞿瑞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科創債募集資金可以通過貸款、債券、股權等多種途徑投向科創領域,能夠為銀行通過“貸款+外部直投+配套金融服務”等方式支持科創領域融資需求提供低成本、長期限的資金支持。在此背景下,商業銀行發行科創債的需求比較大,展現出較高積極性。
“銀行通過發放科技領域貸款等方式使用募集資金,有利于進一步引導社保基金、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進入科技創新的實體領域。”華源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廖志明指出。
在全鏈條服務中尋新機
債市“科技板”落地之初,金融監管部門即提出,將通過一系列配套措施來提升科創債市場流動性并完善其風險分擔功能。這為具備“多重身份”金融機構帶來發展機遇。
注意到,實踐中,無論是在承銷、做市服務等領域,還是在衍生品交易創新中,都有銀行業金融機構活躍的身影。
交通銀行投行部有關業務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介紹,在首批發行的36單科創債項目中,交通銀行擔任8個項目主承銷商,募集資金將投向半導體、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等“卡脖子”領域。目前,交行還在進行科創債的滾動儲備,以“股貸債托租”全方位科技金融服務科技型企業。此外,正研究多元化風險分擔機制組合,積極對接政策性、區域性增信機構,并發揮信用風險緩釋憑證創設優勢,進一步豐富債市“科技板”企業覆蓋度。
以科創債為標的信用衍生品交易,能夠通過發揮增信功能,提升科創債投資者認可度、提高發債成功率。根據上海清算所發布的公告,包括交通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廣發銀行、南京銀行等在內的多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已于5月參與完成首批掛鉤科創債的信用衍生品交易。該項業務有助于提高科創債定價公允性,拓寬科技型企業債券融資渠道,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考慮到二級市場活躍度將影響企業融資效率與投資者參與科創債意愿,銀行業金融機構也在通過積極開展做市服務、加強交易合作來提升市場流動性。
5月21日,浦發銀行發布公告稱,已攜手客戶落地全市場首單清發科創債券柜臺交易業務,成為市場上首家進行全品種清發科創債券柜臺做市報價、現券交易的柜臺業務開辦機構。興業銀行也披露,該行已落地首批柜臺渠道科創債交易業務。
“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柜臺業務主要面向個人和中小機構投資者等提供新發債券分銷、現券買賣、回購等交易類型,是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延伸和多層次債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創債柜臺交易業務的開展,有利于拓寬科創債投資者范圍,增強科創債流動性。”瞿瑞介紹。
注意到,近期興業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紛紛與券商合作,落地科創債借貸交易、掛鉤科創債的買斷式回購交易等業務。“以科創債為標的的債券借貸業務,有利于提升科創債二級市場的交易活躍度和融資能力。”瞿瑞稱,整體上看,這些舉措有利于提高科創債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吸引更多市場主體參與科創債投資與交易。
配置價值有望進一步凸顯
隨著產品發行熱度提升、配套支持措施漸次落地,業內人士普遍看好科創債投資潛力。
招商證券固收分析師張偉表示,從收益率來看,大多數科創債較普通信用債仍存在小幅溢價,整體而言高評級科創債的市場認可度較高。從流動性來看,新政后發行的科創債換手率較科創票據、科創公司債更高,反映出市場熱度較高。未來,在積極政策導向下,科創債市場流動性有望持續改善,品種溢價或面臨壓縮。建議積極關注中短久期、隱含評級AA+級及以上科創債的投資機會。
中國銀河證券固收分析師劉雅坤認為,一方面,未來在積極的政策導向下,長期資本參與科創債市場將提升市場流動性,科創債流動性溢價或將壓縮,可關注長期資本參與的高評級科創債。另一方面,后續在風險分散機制逐漸完善下,科創債市場違約損失風險有望下降,其中采取地方政府專項補償基金或央行再貸款支持的科創債標的風險抵御能力更強,可適當信用下沉。
部分理財子公司已用“真金白銀”投下“信任票”。截至5月16日,農銀理財累計參與13家企業發行的科創債,合計投標量約30億元。農銀理財撰文表示,隨著政策的持續完善和規模的不斷擴容,科創債有望成為兼顧收益、風險、流動性的優質投資標的,為理財持有人貢獻穩健的投資回報。
瞿瑞認為,對于理財子公司等資管機構來說,可以通過參與科創債類ETF投資,增強底層資產組合的流動性和交易空間,提高收益彈性。
展望未來,市場參與者還需不斷創新服務,放大投資潛力。“科創債在股債混合、浮動利息、轉股等創新條款的設計與應用方面存在廣闊空間。”交通銀行投行部有關業務負責人介紹,未來,將不斷豐富產品條款設計以吸引更多耐心資本投入關鍵技術領域和初創期科技型企業。同時,強化“股+債”復合型人才的持續培養,提高主承銷商綜合能力。此外,還將加強投資者培育,引導資金更多流向“早”“小”“硬”型發行人。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