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汽車下鄉活動啟動了。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同時公布了124款車型目錄。
國家層面的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始于2020年,今年進入第六個年頭。相比以往,今年的活動有哪些不同?
從2020年的60款車型到如今的124款,今年活動入圍的車型陣容更強大,數量、規模以及品牌覆蓋面進一步擴大。
入圍的車型中,既有像五菱宏光MINIEV、奔騰小馬這類經濟實惠的微型車,價格親民,養車成本低;也有像五菱星光、江淮釔為3這些空間寬敞、滿足多功能需求的車型,既能服務家庭出行,也能運送農用物資;還有比亞迪漢、埃安、嵐圖,甚至特斯拉、小鵬、理想、蔚來這些新能源知名品牌,能夠體驗智能科技、享受舒適駕乘,滿足農村市場消費升級需求。
124款車型入選,覆蓋3萬元至50萬元價格區間,涵蓋微型代步、插混越野、新能源商用車及皮卡等,為農村消費者提供了更廣泛的選擇空間,也體現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日益成熟和多元化。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下鄉活動不僅涉及汽車銷售,相關部門還將組織售后維保服務企業、充換電服務企業、金融服務企業等協同下鄉,持續優化鄉村地區新能源汽車應用配套環境。
近幾年,在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推動下,新能源汽車在縣鄉市場的銷量顯著提升。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20~2023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車型總銷量分別為39.7萬輛、106.79萬輛、265.98萬輛、320.87萬輛,呈現穩步提升趨勢。
熱潮之下,新能源汽車下鄉仍面臨一些痛點。比如,農村地區充電基礎設施不足,充電樁數量少、分布不均,充電便利性差,難以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充電需求;新能源汽車維修網點少,維修技術水平有待提高,配件供應保障不力等等,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新能源汽車在農村市場的推廣。
此次新能源汽車下鄉的服務網絡下沉,配套服務從單一銷售轉向銷售、售后、充換電、金融一條龍服務,可以說是從“單點促銷”升級到了“系統革命”,將加快補齊鄉村地區新能源汽車消費使用短板,完善農村地區營銷服務網絡,促進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
業內普遍認為,農村地區蘊含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巨大發展潛力。今年下鄉活動的車型陣容持續擴充,內容亦有突破,有望進一步拉動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同時,下鄉活動也會倒逼產業發展,讓各家車企認真研究農村市場的真實需求,加大研發投入,有針對性地開發經濟實用、續航扎實、性價比高的車型,以滿足農村消費者的核心訴求。
政策與市場的雙輪驅動已為鄉村綠色出行奠定了堅實基礎。綠色引擎的轟鳴聲,正由遠及近,開進鄉間小道,為中國鄉村振興與低碳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