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第二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有關情況。從會上獲悉,本屆大會將于6月10日至12日在四川成都舉辦。大會將圍繞共建“一帶一路”科技規劃政策對接、科技人文交流、產業創新發展、國際大科學計劃、科技減貧以及人工智能、中醫藥等議題,設置重要活動、主題活動、特色活動、圓桌會議、技術對接5大板塊38場活動,為加快構建“一帶一路”科技創新伙伴關系網絡、促進科技成果惠及各國人民,打造開放包容、互學互鑒的機制化交流平臺。
科技創新合作是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已經啟動實施了“可持續發展技術”“創新創業”“空間信息科技”“科技減貧”等專項合作計劃。重慶市副市長馬震在會上介紹,消除貧困是全球性難題,也是世界各國共同目標。作為“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的重要內容,加強科技減貧合作對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具有重要作用。本次大會將舉辦科技減貧的目標與實踐論壇,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分享中國科技減貧經驗,共同探討科技創新助力精準減貧的新路徑、新模式,促進先進適用技術加快轉化為支持國際減貧的現實生產力,推動共建“創新之路”“減貧之路”“增長之路”,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近年來,重慶市圍繞坦桑尼亞、南非、尼泊爾等共建國家對減貧和民生改善的需求,在技術轉移、成果應用、人才培養、項目孵化等方面開展了科技減貧國際合作,為推動區域性減貧作出了積極貢獻。比如,由重慶對口承擔建設的中國援坦桑尼亞農業技術示范中心,通過傳播農業先進技術,有力帶動農副產品和農機裝備開發、農產品深加工,實現了農戶增產增收、產業提檔升級;該中心“授人以漁,讓中國水稻技術扎根非洲”的技術合作案例,入選了“第四屆全球減貧案例征集活動”最佳減貧案例,為科技減貧國際合作提供了樣板。
來源:千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