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國有大型銀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之后,城商行也加入存款“降息”行列。注意到,端午節前,部分頭部城商行開始執行新的人民幣儲蓄存款利率,調整后的存款利率水平與全國性股份制銀行趨同或相差無幾。
從經營角度來看,及時跟進下調存款利率有利于城商行進一步穩定凈息差,保證自身具備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有分析認為,與全國性銀行相比,部分中小銀行服務本鄉本土居民,居民會基于與銀行良好的關系而選擇存款銀行而非跑遍全城貨比三家,這種現象表明居民對定期存款利率的變化并不是絕對敏感。
在這種背景下,以城商行為代表的中小銀行可能擁有相對更穩定的客戶關系,利率調降對于部分客戶關系經營良好的銀行來說,不會造成存款的顯著流失。
有利穩定息差水平
截至目前,包括長沙銀行、上海銀行、北京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在內的多家城商行已跟隨本輪調整執行新的人民幣儲蓄存款利率。
總體來看,北京銀行、南京銀行、上海銀行現階段的存款利率水平與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相差不大或趨同。其中,北京銀行最新的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掛牌利率分別為1.15%、1.20%、1.30%、1.35%;南京銀行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人民幣整存整取定存利率分別為1.15%、1.25%、1.35%、1.35%;上海銀行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整存整取定存利率分別為1.15%、1.20%、1.25%、1.30%。
而其他幾家城商行調整后的存款利率較全國性銀行仍具備一定優勢,例如,長沙銀行此次集中調整了三年期、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掛牌利率,由此前的1.90%下調至1.60%;寧波銀行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分別調整為1.25%、1.30%、1.55%、1.60%。
安永大中華區金融服務高增長市場主管合伙人許旭明表示,整體來看,上市銀行凈息差已連續5年下降,部分中小銀行凈息差低于平均水平,這對銀行的風險反應能力、應對經濟波動的風險抵御能力會造成一定影響,關系到銀行能否可持續發展。因此,監管部門陸續出臺一系列措施穩定銀行息差水平。例如,中國人民銀行去年組織召開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工作會議,要求強化利率政策執行,規范金融機構定價行為,促進金融機構提升自主理性定價能力;嚴格遵守自律約定,存款利率不得違規進行手工補息,貸款利率要符合風險定價原則等,都有利于推動存款利率下行,壓降存款成本,讓銀行擁有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把握本土服務優勢
因此,從自身經營角度來看,及時跟進本輪存款利率調整,對于城商行合理壓降付息成本、提升發展可持續性有明顯助益。
而存款利率下調是否會引起存款流失,造成中小銀行流動性相對緊張?面對這個考驗,地方性銀行扎根本土、貼近地方的優勢體現出重要價值。國信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劍認為,定期存款中有一部分是利率敏感型,即“誰利率高就存誰家”,但仍有一部分是利率不敏感的,客戶主要基于與銀行的良好關系而存入。比如,很多中小銀行服務本鄉本土居民,這些居民并不會跑遍全城貨比三家,而是更看重便捷的體驗,選擇存在家門口的銀行。企業也同理,很多企業與深度合作的銀行往往合作了多元業務,存款只是其中之一,企業不會對每款金融產品都貨比三家,而是更愿意享受“一站式”服務。此時,銀行會“打包定價”(如果存款多,可以在別的產品定價上讓利)。因此,客戶對定期存款利率的變化并非絕對敏感。
“整體而言,我國銀行業一般存款利率敏感性不高,存款較為穩定。隨著利率持續下降,存款財富化是大勢所趨。”王劍表示,銀行應努力讓客戶繼續留在本行配置各種資管產品,在分流存款的同時增進客戶關系,財富管理業務需要經常同客戶溝通投資觀點,與定期存款相比,能帶來更多客戶交互。
當前,著力滿足居民財富管理需求,以財富管理業務為零售發展新動能也是地方性銀行探索的方向之一。安永發布的《中國上市銀行2024年回顧及未來展望》報告顯示,2024年,總資產規模萬億元以上的城商行和農商行零售客戶人均AUM(管理資產)平均增速達到6.65%。
在安永大中華區金融服務首席合伙人忻怡看來,息差下行背景下,從成本效益角度來說,銀行轉型為專業服務機構,在非息領域、服務領域開展業務是最“實惠”的,資本占用也最小。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