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20日國有大行率先啟動降息以來,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以及民營銀行迅速響應。這輪調整中,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降至0.95%—0.98%,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調至1.3%。相較于去年10月的降息周期,此次銀行跟進速度明顯加快。
“對于投資者來說,存款利率下調以后,如何順應方向調整資產配置成為關注的焦點,另外,怎么平衡收益和風險同樣重要。”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
在傳統銀行儲蓄的“躺賺”時代即將結束之際,一場全民理財意識覺醒的浪潮正在到來。
“貨幣基金+債基+黃金”的“新三金”配置正在成為投資者特別是年輕投資者的“新寵”。
根據螞蟻財富最新公布的數據,截至2025年4月底,有937萬名“90后”“00后”同時配置了余額寶貨幣基金、債券基金、黃金基金,帶動了一股“新三金”的風潮。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對此分析認為,在利率體系持續下行帶動下,傳統存款類產品收益率同步走低,投資者為拓寬收益來源,更好實現資產保值增值的需要,選擇加大對“新三金”(貨幣基金、債券基金、黃金基金)的投資力度,在風險相對較低的情況下,獲取更多的資產收益。與存款相比,“新三金”在收益性、靈活性等方面更具優勢。此外,隨著居民投資理念日益成熟,不再滿足于單一、低收益的投資方式,更傾向于多元化、能獲取更高收益的投資產品,“新三金”成為理想選擇。
目前,余額寶的收益較為穩定,且利息高于銀行定期存款。
“貨幣基金具有流動性強、風險較低的特點,收益通常高于活期存款,能隨存隨取,可作為現金管理工具,適合短期閑置資金投資。債券基金主要投資債券市場,收益相對穩健,風險適中,收益水平一般高于貨幣基金,特別是在市場利率下行階段,債券基金收益往往具有良好表現。黃金基金通常與國際金價掛鉤,黃金具有避險保值屬性,在經濟不穩定、地緣政治沖突等情況下,具有避險功能。但金價波動大,投資風險相對較高,并不適合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梁斯表示。
那么,在配置“新三金”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貨幣基金需要優先考慮流動性,優先選擇T+0、T+1產品以及規模大、歷史業績穩定的基金公司。
債券基金則需要考慮中短債為主的基金,波動性小,流動性好,優先選擇高評級標的,避免違約風險。在利率下行周期中,短久期債基的抗波動能力更強。
在黃金配置上,優選黃金ETF,關注實物儲備量高且跟蹤誤差小的ETF,避免因管理費、持倉結構導致收益偏差。對于實物黃金,則需謹慎,其流動性差,適合長期持有。
值得一提的是,曾經爆火的大額存單搶購潮目前也已偃旗息鼓。多家銀行2年期以上大額存單已下架、存單利率也同步調低。以招商銀行為例,該行App顯示,目前中短期限大額存單在售, 6個月、1年期、2年期大額存單的利率分別為1.3%、1.4%、1.4%。
中國銀行的情況也類似。該行目前已無兩年期以上存款產品在售。6個月、1年期、2年期大額存單的利率分別為1.1%、1.2%、1.2%。
曾經以“利率高地”著稱的民營銀行大額存單產品也出現調整。武漢眾邦銀行App顯示,目前該行僅有1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1年期大額存單產品在售,最高利率僅為1.65%。
眼下,越來越多的儲戶開始主動調整資產配置策略。
“投資者要保持理性,不盲目跟風,密切關注宏觀經濟形勢和市場動態,構建適合自身的投資組合。”梁斯建議,投資者應充分了解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風險偏好低、注重資金流動性的投資者,可將貨幣基金作為主要配置資產,用于日常資金周轉和短期資金管理;風險承受能力適中的投資者,可適當增加債券基金配置比例,獲取相對穩健的收益。因黃金價格波動大,投資時需更加謹慎,在風險容忍度范圍內,可將其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起到分散風險和保值作用。
董希淼強調,投資者應盡快調整好投資心態,降低對投資收益的預期。總體而言,投資者應平衡好風險和收益、短期和長期的關系來綜合進行資產配置。如果希望獲得較高收益,那么就需承擔更高的風險。
來源: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