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消費是內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振消費的重要著力點。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設立5000億元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以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住宿餐飲、文體娛樂、教育等服務消費重點領域和養老產業的金融支持。注意到,5月以來,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已在多地開花,當前銀行正將更多“真金白銀”投入文旅、養老、托育等產業。
更多金融資源流向服務業、養老產業
家政、餐飲、幼兒園……在結構性政策工具撬動下,更多金融資源流向與老百姓衣、食、住、行密切相關的服務消費領域。
據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介紹,自5月9日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推出以來,該分行廣東省分行引導金融機構做好貸款需求摸排、項目儲備;聯合相關部門出臺《廣東金融支持促消費擴內需專項行動方案》,推動金融全方位支持消費和養老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國銀行揭陽分行為普寧市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發放貸款300萬元,用于食品生產及配送。郵儲銀行云浮市分行為羅定市某幼兒園發放貸款50萬元,用于幼兒園擴大規模和升級改造。平安銀行中山分行為小欖鎮某家政服務中心發放貸款26萬元,用于家政服務經營資金周轉。
中國人民銀行湖南省分行指導轄內金融機構加強走訪、對接。據悉,中信銀行長沙分行已為長沙市某中藥有限公司發放500萬元純信用貸款,期限1年,利率3.53%,支持企業發展老年用品及相關產品銷售和租賃業務。建設銀行湖南省分行為湖南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發放1000萬元貸款,期限1年,利率2.8%,支持企業提供餐飲等服務。
聚焦養老產業,多地依托再貸款支持工具加大了信貸需求摸排力度,并推動相關項目漸次落地。
據介紹,在上海,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為某養老服務中心發放200萬元養老產業普惠貸款,這是新政落地后上海首筆養老產業貸款。農業銀行上海市分行為某養老服務企業發放貸款500萬元,緩解了企業在拓展業務、更新適老化設施時遇到的資金困難。在四川,中國銀行巴中分行為某康養中心發放擔保貸款265萬元,期限1年,支持企業助老設備和適老化產品采購,打造銀發群體的“頤養幸福之家”。
“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年利率為1.5%,這有助于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提高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積極性,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該工具能夠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流向消費、養老領域,更好地提振消費、惠澤民生。”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稱。
聚焦新消費領域 擴大金融供給
4月25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服務消費,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服務消費既與民生息息相關,又是擴大就業的“蓄水池”,對于擴內需至關重要,但當前依然存在供給不足、缺乏監管等難題。在拉動服務消費方面,推出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只是支持舉措之一。未來,推動各類相關產業健康發展需要更多政策支持與更高質量的金融供給。
中國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指出,受經濟發展水平提升和人口結構變化等因素影響,服務消費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需要宏觀政策和金融部門加大支持力度。從宏觀政策方面看,需要對服務消費領域就業、稅收予以政策支持。從商業銀行看,需要圍繞服務消費領域市場主體的資產特點做好融資類產品創新,同時為其提供優質的支付結算服務。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認為,2023年以來,消費品“以舊換新”效果較好,但可能透支了一部分未來的耐用品需求。下一步刺激政策應側重于收入彈性更高的服務消費,這些消費正是當前拖累整體消費的主要部分。消費券、消費補貼等鼓勵消費的手段應注意向服務消費傾斜,以獲取更大的政策效果。
董希淼也表示,促消費“短期看大宗,長期靠大眾”,從中長期看,應大力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等新型消費和服務消費,探尋消費增長的“第二曲線”。在這個過程中,隨著城鎮化水平持續提高、年輕人返鄉就業增多、消費基礎設施不斷改善,縣域消費或將成為消費的一大亮點和重要支持,縣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占比有望超過50%。在政策實施過程中,要對縣域消費予以更多支持。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