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貨幣政策持續發力的背景下,資金面延續寬松態勢,順利實現平穩跨月。
截至6月3日收盤,各期限資金利率皆有所下行,反映流動性松緊的指標——DR007加權平均利率大幅下行11.49個基點,報1.5496%。
分析人士認為,市場流動性整體可控,預計6月初在逆回購精準投放與財政支出共同作用下,資金利率有望維持低位,債市情緒或將企穩回升。
央行護航資金面平穩跨月
貨幣政策層面,5月央行釋放出積極信號。公開數據顯示,5月央行并未開展國債買賣操作,但合計開展7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與此同時,有9000億元的3個月買斷式逆回購到期,整體凈回籠2000億元。5月最后一周(26日至30日),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凈投放達6566億元,逆回購投放總量16026億元,到期9460億元,逆回購余額也從前一周的9460億元躍升至16026億元,反映出短期流動性供應顯著增加。
此外,央行5月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并同時下調7天期逆回購利率10個基點。隨后,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仍保持3750億元的增量續作規模。
申萬宏源固收首席分析師黃偉平表示,從數量上看,5月降準資金到賬后,日常流動性投放也更加積極,顯示出央行呵護態度不變。總體而言,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在5月終得兌現,流動性的友好度進一步提升。
更值得關注的是,中長期流動性工具的操作期限正在拉長,這有利于優化銀行負債結構。數據顯示,5月份,3個月期買斷式逆回購凈回籠5000億元,但6個月期和1年期MLF分別凈投放3000億元和3750億元(其中1年期MLF已連續三個月實現凈投放),對穩定銀行資金成本形成有力支撐。
天量同業存單到期影響可控
眼下,市場顧慮的是6月集中到期的同業存單規模。Wind數據顯示,6月同業存單到期量預計將達到4.2萬億元,創下歷史單月最高紀錄。其中,上旬和中旬為集中到期時點,分別有約9200億元和1.95萬億元存單將到期。
面對密集到期壓力,市場普遍預期銀行將加大同業存單發行力度,以對沖潛在流動性缺口。不過,多位業內人士表示,6月同業存單的集中到期對整體資金面的擾動可能有限。
有債券交易員表示,從結構來看,本輪到期的存單以3個月期為主,主要由國有大行在3月資金偏緊時期發行。當時銀行為滿足季末考核,普遍以2%左右的較高利率發行短期存單。當前再融資窗口開啟,國有大行有望以更低成本置換原有高息短債,優化融資結構,延長負債久期,從而減輕資金面波動。
從資金再投資的視角來看,到期資金同樣需要尋找配置方向。在當前回購利率持續回落、市場流動性整體寬松的背景下,機構推遲再投資的機會成本提高,資金有望快速回流至高等級資產,形成再投資的內生動力。
6月初流動性有望延續平穩
展望后市,財政支出發力疊加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持續發力,6月初資金面有望延續寬松態勢。
分析人士表示,隨著財政支出釋放流動性以及央行維持精準投放,短端利率或延續下行趨勢,DR007中樞有望維持在1.6%左右,整體流動性環境料保持友好。
在華西證券宏觀聯席首席分析師肖金川看來,5月末財政支出有望在6月初形成支撐,參考過去四年同期,5月末財政支出規模大致在1.7萬億元至1.9萬億元之間,往往帶動月初隔夜利率明顯下行。
與此同時,跨月后的政府債凈繳款壓力顯著減輕。數據顯示,6月首周政府債凈繳款規模僅為782億元,遠低于節前一周的3531億元,對市場流動性擾動有限。
不過,6月初仍面臨一定的流動性考驗。肖金川表示,本周將迎來超1.6萬億元逆回購到期,為近年來同期最大規模。“當前情形更類似今年5月初。當時央行面對相同規模到期壓力,選擇加大逆回購操作規模進行對沖。預計本周央行仍將維持穩健操作節奏,通過加大投放來緩解到期缺口,資金面大概率維持平穩。”
來源:上海證券報